献出“一点点” 救他人一命 柳州市一位90后医务工作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故事
小余完成捐献
“终于能完成这个生命之约,我可以放心了。”昨日,随着造血干细胞悬混液采集结束,23岁的小余松了一口气。
而在另一个地方,一名身患血液病的孩子也因小余这个约定,将重获新生,对于这个孩子来说,这个约定价值千金。孩子父亲写的感谢信中,称赞是小余给孩子上了“人生中的第一课”。
为捐献,
放弃喜爱的螺蛳粉
“我第一次献血那年刚满18岁,也是我送给自己的特殊的成人礼。”2015年,在南宁一家医学院就读的小余,和室友一起走上了献血车,为了帮助血液病的患者,她还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想为他人带来一份希望。之后,小余每年都会保持无偿献血的习惯,至今已献血8次。
虽然留下了希望,但由于非亲缘间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几率很低,对于能配型成功小余根本不抱希望。只是每次整理物品,翻到中华骨髓库入库证书时,总会怀有一丝期待,并且为了接续这份“髓”缘,哪怕到柳州工作了,她也没换电话,怕的是别人联系不上她。
只要播下种子,相信会有收获。2019年3月,属于小余的那个答案来了——
当时正在柳州市一家医院实习的小余接到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型结果相合的电话。这时,已在医院实习了近一年的小余,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感受到了这个电话的分量,所以没有太过犹豫,小余一口答应下来。
“对于我来说,只需献出一点点,对于患者来说,那将是救命之需。”小余说,为了确保健康的状态下完成捐献,“重口味”的她开始清淡饮食,还放弃了喜爱的螺蛳粉。
用行动,
带动身边人践行大爱
怀着这样一份心情,小余一直等待着捐献时刻的到来。可是原定于3月8日进行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因对方病情的变化,无奈推迟,小余也为远方那位即将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感到担心。
好在经过等待,小余再次接到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并于昨日进行了捐献,她心里那块石头也落了下来。
“生活可能并不完美,但你的坚强、乐观、勇敢,却能让它熠熠生辉……”
27日晚上,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前一天,小余得知受赠人是一名孩子后,还亲自给对方准备了礼物,写了贺卡,鼓励“亲人”。
昨天,通过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小余收到了患者父亲写来的一封感谢信。小余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这封来信,她说透过这封信,看到患儿和其家庭遭受了太多的痛苦,她更加庆幸自己2015年加入了造血干细胞骨髓库。
“这么艰难,小朋友很坚强勇敢,生活初期这么苦,之后一定会很甜的。希望孩子一直坚强,一直那么勇敢。”小余说,不要抱怨命运不公,要心怀美好的希望,坚强勇敢地活下去。
据悉,昨天经过几个小时的采集,小余捐献造血干细胞悬混液已于当天送抵患者所在的医院。而小余也成为柳州第50例、全国第958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此外,小余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为,也影响了身边人。她的同学和同事得知后,表示也要加入中华骨髓库。
本报记者 周仟仟
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鱼峰柳北一批老旧小区将改造 涉及5000多户,总投资5000多万元
今报柳州讯(记者廖艳明)近日,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网站公布了柳州市本级老旧小区改造七期、八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这两...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