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对联写出快乐生活 76岁的韦有生已写下2000多副对联,并汇编成作品集《故乡在鹅山麓下》

柳州晚报 2020-03-29 11:23 大字

韦有生正在写对联

记者 周仟仟

对联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每逢春节、婚庆、乔迁新居等喜事,人们都会张贴对联,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但是在76岁的韦有生眼中,对联不单单是一种特殊的中国符号,更是自己退休后生活的“快乐开关”。

韦有生从2005年开始自学写对联,至今已写了2000多副对联。这一副副对联不单是其生活的见证,更串联起了他快乐的退休生活。

重新“做学生”

退休,对于不少人来说是第二次重生,是实现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的机会。但2003年韦有生退休后,却陷入了迷茫,突然从快节奏的上班模式转换成自由模式,他不太适应。

“钓鱼、下棋等我都试过,发现好像都不是很喜欢。”韦有生说,退休后一直想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充实起来,但这一找就是两年时间,其间尝试了许多人的“安利”,但不能击中心里那一处,坚持不下去。

“你要不要试着写对联?”2005年,观察到父亲韦有生口中不时蹦出一两个句子,儿子韦文洪提出了建议。

一语惊醒梦中人。对联,韦有生发现自己很感兴趣。于是,没有写对联基础的他,拿着儿子从网上下载的厚厚一沓有关对联的资料以及一些优秀作品,开始“进阶”,并在学习过程中,越来越喜欢。

从那时起,韦有生如一个虚心求教的学生,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学习相关知识。即便是出门,他的口袋里总是揣着笔和纸,以便看到一些好作品时,能随时抄录,做好笔记,回家能仔细学习。他甚至专门去到柳州市各大公园,研究公园各处的对联。

看得越多,想得也越多。一头扎进去的韦有生,从模仿开始,自己也尝试着写对联,一副、一百副、一千副……写的数量越来越多,写对联成了他抒发内心感受最直接的方式,并且在其中找到了快乐。

写成“大红人”

可以选择的兴趣爱好这么多,为何独独喜欢上了写对联?

望着书房里厚厚的一沓手稿,韦有生感慨良多。他表示,对联作为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文化遗产和精髓,很有魅力,而且还能寄托自己丰富的情感,因此沉迷其中。

“我所写的都是自己的经历和回忆,绝大部分是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也有对家乡山水风光、景色风貌的描写,以及对后人的寄托和企盼等。”韦有生说,对联里传递了个人感情,是对故乡的怀念、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友的情谊。他还把地名、村名、山名、人名嵌入诗联中,表达自己多种情感和思绪,是一种特殊的“日记”。

除了收获快乐,韦有生因为对联还重新在村里“火”了起来。村里人有需要,都会请他“出马”帮忙写对联。现在,他几乎每到一处,都要写下一副对联,且对联别具特色,将当地名胜景点纳入其中,情趣盎然。

“习联书对寻消遣,诵词吟诗娱晚年。”多年来,韦有生因为不会用电脑打字,往往都是写好手稿后,让儿子帮忙打印出来,然后自己再校对、修改,字字句句斟酌。十几年时间里,打印好的作品也越积越多,至今已写满了18本册子,写了对联2000多副、诗词200首。去年,他还在儿子的帮助下,把自己写的对联诗词汇编成册,出了作品集《故乡在鹅山麓下》。

新闻推荐

完善协同机制 加强重点监管

日报消息(见习记者宋美玲)3月24日,2020年全区森林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在南宁召开,柳州设分会场。会后,柳州市立即召开2020年...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