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扫形式变化,缅怀深情不改

广西日报 2020-03-29 07:26 大字

管弦士

据《南国今报》报道,3月23日,记者从柳州市民政局获悉,为防控疫情,清明期间,柳州市将暂停各类群体性祭扫活动。与此同时,公众获知了另外一个信息——柳州各殡葬服务机构推出集体公益代为祭扫、网上祭扫等多项便民祭扫服务。

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在特定时点进行祭扫,由此追思先人、缅怀英烈,是我国最为悠久的民俗之一。

尽管祭扫是自古以来皆然的事,而祭扫形式却是不断变化的。今年因特殊情况,柳州市暂停各类群体性祭扫活动,此举看似被动而为之,但在笔者看来,恰恰是一种主动作为。

从时间上看,祭扫的日期有所变化。在唐代及之前,祭扫主要是在寒食。唐玄宗开元二十年,曾下发诏令说:“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编入礼典,永为常式。”这是当年以法令的形式对民间流行的寒食上墓风俗予以认可。而在唐朝之后,寒食祭扫和清明祭扫渐渐相混,愈往后愈集中于清明。但要看到,在我国的许多地方特别是南方,也有不少人是在其他时间“拜山”的,比如三月三、重阳节、冬至等。

从形式上看,祭扫的内容也大不相同。古代扫墓要折柳,所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现在还有多少人折柳?拿近年来说,从燃放鞭炮、焚烧纸钱到无烟祭扫,在市区的公募内已成主流。更何况,从这些年来兴起的鲜花祭祀、植树祭祀、音乐祭祀,到如今的网络纪念馆、二维码扫墓、免费代祭扫等等,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祭扫形式,毫不奇怪。

所以说,祭扫有所变化可以理解。今年清明期间,为防控疫情,柳州市有关方面提供新型服务,包括免费的代为祭扫服务,倡导市民延期祭扫或者采取替代方式祭扫,通过家庭追思、网上祭祀等方式慎终追远、缅怀先辈,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避免疫情广为传播扩散,正是当前形势下的适宜之举。

祭祀活动,重于心而不拘于形。祭扫形式的变化,并不会减损其中的缅怀深情。明白了这一点,我们认为柳州市有关方面的行动是可以理解的,要配合这样的倡议,主动改变自己的祭扫形式,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应对。

祭扫形式变化,缅怀深情不改。先辈为我们扎下根基,英烈给我们带来幸福,我们思念他们,是应当的;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战斗期间,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为了我们的平安而壮烈牺牲,我们崇敬他们,是必须的!不过,我们不一定需要走进墓园,向他们鞠躬行礼、颂读祭文,因为我们可以在心中、在网上,为他们献一束花、上一炷香、点一支烛,以此寄托哀思、致以敬意、缅怀深情。

该变的适时而变,不该变的恒久不变。这,或许是我们自古代一路走来的处世精髓;这,或许是我们的精神根基。

新闻推荐

一次任性分手 竟是永世离别

一段真实的过往,一个铭心的故事,让痛苦埋葬在时间的荒野,让快乐飘荡在记忆的每个角落……记者热线:13078070413邮箱地址:23722...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