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柳州日报 2020-03-24 09:32 大字

不断吸纳、融合、创新、壮大,如今,“引进来”的工业有力、紫荆繁盛,展现出了顽强的生机与活力,这既是“开明开放、敢为人先,创新创业、自强不息”柳州精神的体现,也是柳州精神的结晶。

市树、市花的评选,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柳州精神。

1988年,经市民及专家评选,小叶榕、月季成为柳州市的第一任市树、市花。在1988年的市花推荐中,紫荆也在名单中。但当时紫荆在柳州市并没有大规模铺开种植,紫荆仅进了“第一轮”推荐。

柳州市区的气候对月季来说太热了,使得月季没能以最好的姿态展示柳州风貌。2009年底开始市花改选投票,在收回的10万多张市民填写的选票中,紫荆得票1.1万张,占总票数的10.32%,排第五。2010年初,柳州的市树、市花分别是兄弟树(柳树和小叶榕)和姐妹花(杜鹃和三角梅)。

紫荆在柳州拥有不俗的开花效果,适宜柳州气候、土壤环境等原因使其成为柳州绿化特色树种,市民对新一轮市花的改选呼声日高。

顺应民意,2018年柳州市开展第三轮市树、市花评选,在当年7月、8月举行的市树、市花评选中,紫荆获得134061张选票,占所有市花选票的68%,成为柳州市花。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柳州紫荆花,从广州到梧州再到柳州,一路从城郊走进城中,不求不索、默默奉献、厚积薄发、奔放热烈,与柳州人的性格特征高度契合,最终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对柳州紫荆花进行过深入研究的柳职院党委书记刘子林认为,就柳州紫荆花本身而言,其主动适应柳州气候、不娇生惯养的特点与柳州人、柳州城创新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相呼应;就柳州而言,接纳、培育、推广好一个外来品种,并把它作为城市名片,也是柳州人、柳州城开明开放、敢为人先的成功实践。

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紫荆折射民本理念

一城紫荆,十里春风。

柳州是一座工业名城,也是一座花园城市。

今年1月10日,广西旅游科学研究所发布“广西2019年第四季度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柳州市在综合满意度中位列第一,这也标志着柳州市在2019年四个季度的满意度调查中均位列第一。

从工业名城到花园名城,是柳州人民从“盼温饱”到“盼环保”的追求和成功。

柳州是一座工业城市,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由于没能做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酸雨率最高峰值一度高达98.5%。

“天上飘黄龙,十雨有九酸;青山白了头,病痛往上翻。”当年柳州街坊间的顺口溜道出了人们心头的痛。

“那时候家里的防盗网、放在外面的自行车、小车都很容易生锈。”今年68岁的原市园林科研所所长石亮成回忆,酸雨还使柳州的绝大部分山都变成了“白头山”,也让柳州人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痛定思痛,谋定而后动,柳州并没有将工业企业关掉,而是通过改造升级,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1996年柳州市政府召开的第一次市长办公会,专门审议批准了市环保局提出的控制酸雨污染的40条措施。“绿化”是当时园林建设的主要基调。当年,紫荆作为行道树在弯塘路开始种植。2002年以后,柳州市园林部门持续加大力度实施城市绿化、彩化工程,紫荆成为城市绿化的主力树种之一。2006年,紫荆开始大规模运用于街道和公园绿化。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

2012年到2014年,柳州实施了“花园城市”1.0版建设,柳州绿化呈现新景象。2016年到2018年,柳州市实施了“花园城市”2.0版建设,将柳州打造成为以“紫荆花城”为品牌的“缤纷花园之城、灿烂人文之城、绿色生态之城”。

现在,柳州的酸雨率从最高时的98.5%降到了11%,远低于20%国家标准。柳州这座以工业闻名的花园城市,不仅有28万株洋紫荆,还有黄花风铃木、蓝花楹、小花紫薇、三角梅、美丽异木棉等植物景观,柳州也形成了“全市绿树成荫、常年景观丰富、四季花开不断”的城市绿化新景象。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柳州全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今,柳州工业总量占广西四分之一,三大支柱产业顶天立地,而柳州“紫荆花城”,是全国种植紫荆花最多的城市,生态环境优良。

“柳州人追求极致的宝贵品格,是成就一座城、一朵花的主要源泉。”刘子林还认为,在柳州人的创造中,洋紫荆适应柳州的土壤环境,其与城市的匹配性、色彩的丰富性,使其自然成为柳州城市绿化彩化的选择;紫荆不怒不争、自然大方的花品与柳州人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精神高度一致,是柳州人的真实写照,如同柳州人充满幸福的怒放心花。

本报记者 董明 见习记者 宋美玲

新闻推荐

春意盎然 花开满城 柳州28万株紫荆美上央视

日报消息(见习记者宋美玲报道截图)23日上午7时59分,CCTV2《第一时间》栏目播出《广西柳州:紫荆花开运动正当时》,报道柳州市满...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