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出行 让生活多些色彩和健康

柳州晚报 2020-01-22 12:44 大字

市民在节假日选择低碳出行方式,骑自行车到周边旅游。

(记者 罗秋振 摄)

记者 罗秋振

见习记者 罗妙

【热点关注】

进入汽车社会,堵车、排放、节能等成为大众关心的热门话题。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能否少开车,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多乘公交车,以这些绿色出行方式,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既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又益于健康。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针对这些话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两会热议】

绿色出行开始成为风气

“我来参加会议有一半时间开车,另一半时间是走路的。”市政协委员、柳州市天都装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大虎说。由于上午时间比较紧,为了不迟到,开上午的会时,他选择从跃进路的家开车到文昌会议中心;下午时间充裕,便选择走路。不仅是这次开政协会,而且平时他也经常喜欢乘坐公交车或者租赁公共自行车出去办事,有急事时打出租车。这样一来,既省下了许多停车找车位的时间,还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谈起绿色出行,许多政协委员都有同感,大家早已从我做起,根据需要选择最佳出行路线,除非必要,不单独驾车外出。

市政协委员、市政协经济委主任覃革说,他平时上下班都是骑自己的自行车,绿色出行还能锻炼身体,最主要还是不堵车、顺畅。去远的地方打出租车或者滴滴打车,办事效率高,省了很多麻烦。

市政协委员、市审批局局长吕文荣说,因为工作关系,平时开车比较多,但看到周边不少同事、朋友都采取绿色出行方式上下班,她已受到感染,在条件允许时也会选择不开车。

政府引领交通绿色发展

当今社会,人们工作生活已经形成了快节奏,开车成为常态。要使一个人能够做到有车而不开车、少开车,非常不容易。列席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市交通局局长韦宁认为,积极倡导低碳出行方式,关键还是要大力发展绿色公共交通。柳州通过大量投入新能源车辆到城市公共交通上,给市民带来舒适的乘车体验,引领交通行业绿色发展。

近3年以来,柳州市积极做好新能源公交车购置工作,新增、更新车辆中新能源公交车比重达100%,大大超出国家、自治区制定的10%至30%的年度更新标准。2019年市政府按财政、企业各出50%资金,支持增加投放220辆新能源公交车。目前市区已累计投入5.56亿元,新增新能源公交车辆772辆,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达52.2%。

加快新能源车辆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2016年柳州市印发了《柳州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暂行管理办法》。目前共建成89台充电桩、163个公交车辆充电车位。其他在建场站均规划配套建设充电设施,为实现100%新能源公交车夯实基础。

继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取得巨大社会效应,柳州市又先后投入600辆纯电动出租汽车,接着在物流配送、寄递行业、公务车辆、环境卫生、单位通勤、私家车等领域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公交都市”打造发展样板

在大力倡导绿色出行中,柳州市稳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打造中等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样板。2013年11月,柳州市获批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工程第二批创建城市。2020年1月3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布公示,对柳州市等12座城市授予“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进行公示,目前公示期已结束。

市委和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将城市公交事业融入城市发展大局,每年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升公交服务品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出台了《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等支持政策。

市人大代表,柳州恒达巴士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海交说,“公交都市”的创建,使柳州市公共交通发生了显著变化:优化了公交线网提升服务城市发展的能力;率先在广西区内建成和运营快速公交系统(BRT);开通紫荆花专线、螺蛳粉专线、环江旅游观光线以及社区公交、“智享公交”定制服务等多样化特色公交产品,满足差异化出行需求,从而达到了群众、政府、职工、企业“四方满意”共赢共享创建格局。

家住桂中大道碧桂园滨江府、经常乘坐公交车出行的傅蕊,对柳州的公交车平均运行速度、正点率都比较满意;对公交实现微信扫码乘车、“无车日”免费乘车,公交车绝大部分都有空调,更是给予点赞。

新闻推荐

柳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主席团第四第五次会议

日报消息(记者陆晓艺)昨日上午,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市文昌会议中心举行主席团第四次会议。大会主席团常务主...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