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同堂家风好 孝老爱亲代代传 20多年来林家每年都聚会两三次,亲人间互帮互助互敬互爱

柳州晚报 2019-12-08 10:44 大字

林家全家福

记者 范桢

“林家飞出金凤凰,柳木逢春发新枝,如今杏林再挂果。”这首藏头诗写的是林柳如,她是一名67岁的老中医,被尊称为“先生”。林家的长辈以此为傲,特作诗一首。

在林家大家族里,可谓人才辈出。老一辈的,能吟诗作对,能高歌抚琴,能书法篆刻;年轻一辈的,从事各行各业,有医生、警察、教师、军人。一家子传承着良好家风。

1四代同堂年年聚

杨琳是市公安局城中分局柳东派出所的教导员,她名字中的“琳”,其实代表着母亲的姓氏“林”。杨琳从小由外婆带大。11月17日,在她的组织下,林家50多人又聚在一起。

四代同堂年年聚,这已经是一家子的固定节目了。

为了这次聚会,杨琳的父亲杨桥生用毛笔书写了几个大字。“良好家风代代传!”孩子们每人举着一张,一个字一个字地大声念了出来;长辈们手里还拿着国旗。全家福照片上,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快乐。

那天聚会的欢乐场景,让杨琳想起了外婆。她说,外婆念过高中,在那个年代是个文化人,后来做了家庭主妇,林家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其一人操持。在她的印象里,外婆很会管家,婆媳间很少有矛盾,不管对谁,总是帮理不帮亲。或许,这就是一家人团结和睦的原因。

外婆对杨琳的教育,是言传身教。“她每天外出买菜,路上都会买一张《柳州日报》,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报纸。”杨琳回忆,外婆爱看报爱写信,常常给亲戚写信联络感情。受外婆的影响,杨琳读书也很努力,因为外婆告诉她,年轻时要奋力拼搏。

虽然外婆去世了,但林家家族的好家风犹存。20多年来,林家每年都聚会两三次,亲人间互帮互助,互敬互爱。

2林家亲友日日聊

平时忙碌的日子里,最热闹的,还是“林家亲友”微信群。群里可不只是闲聊,还吟诗作对呢。若是谁家有喜事,长辈们争相作诗点赞。

一次,杨琳的优秀事迹被刊发在报纸上,家人们送来了“贺电”。“我家警花开,人见人人夸,平凡事中寻,巾帼不一般。”“捷报频传,佳绩不断。”“杨树花开又一年,琳琅禁闼望相念,最忆楼花千万朵,棒头挥引玉麒麟。”

林家一家多才多艺。杨琳的大舅88岁了,曾参加过抗美援朝,老人思路清晰,每天看报唱歌;她的二舅82岁了,会玩微信,偶尔写写诗;她76岁的父亲杨桥生喜欢书法、画画和篆刻,各家各户的春联都是他写的,杨琳在柳东派出所工作后,过春节时,杨桥生会写一副春联送去派出所。她的母亲也没闲着,练习弹古筝,陶冶情操。每次聚会,晚辈们争相秀才艺,诗朗诵、唱歌、跳舞,长辈们看着开心,都会给予奖励。

在林家,孝顺是好家风之一。杨琳时常听母亲提起,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母亲是由舅舅大姨养大的,如今他们老了,母亲会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他们。去年,杨琳的母亲生了一场重病,除了家中的老中医林柳如格外照料,家里的亲戚也都来探望,并带去些滋补的营养品。

看着长辈间的嘘寒问暖,杨琳感到暖心,她说,林家大家族,真是家和万事兴。

新闻推荐

挖走倾斜树木除隐患

记者张捷通讯员欧慧珍晚报讯3日,记者从鱼峰区联动指挥中心获悉,近日,市民戴女士向市政府热线12345反映,鱼峰区岩村路93号上有...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