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魂 □李红梅

柳州日报 2019-07-21 09:51 大字

(资料图片)

一个人要有一种精神,一座城市也要有自己的精神。一座城市一旦有了特定的精神,就有了灵魂,也就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柳州拥有2100多年的历史,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正孕育着生机勃勃的新柳州。我想,多年来,柳州人正是凭借着“开明开放、敢为人先,创新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斗志,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建设柳州,才使得她越来越美丽。

但城市精神的表述往往又是抽象、概括的,它具体体现在哪里?我们可从身边的物、事、人中去理解、感悟……

一个在行驶中的蒸汽火车头,正开足马力向前冲……这是一幅前不久在全国中小学生六艺大赛中获一等奖的美术作品《柳州精神》,作者用超写实素描手法,用火车头象征柳州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历史进程,表现了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进取之美,以及柳州市作为广西工业重镇的形象特点。尽管它出自于一名中学生之手,但我第一次看到它时还是被震撼了:画笔细腻,表现力强,与人们心中的柳州城市精神十分契合。高速前行的火车头,传递了我们所理解的柳州城市精神,催人奋进。

城市精神是人的精神的集合。城市精神体现在城市的外在风貌之中,内化于城市的市民之中。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上至柳州市委、市政府,下至一般的平民百姓,始终保持着一种负重前行的精神、勇气和行动:有的企业破产倒闭了,但仍有一批支柱产业撑起广西工业的脊梁;有产业工人下岗了,从头再来……

还有,“柳州市文化建设十大工程”中的柳州文庙建设,建成后作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基地,同时成为辐射周边的旅游目的地,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多年来,柳州市全力以赴开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将创城工作融入市民日常工作和生活,努力建设“生态工业柳州,宜居创业城市”,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些都体现了“开明开放、敢为人先,创新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

作为一名媒体人,去年我参加了市委组织部与柳州日报社联办的“柳州人才故事”栏目的报道,通过采写柳州市各领域人才的奋斗故事,我更看到了柳州城市精神在他们身上的强烈体现,并深为感动。如:为了解决一个在山西太原工地突发的高空施工问题,时任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公司特种设备研究所所长、45岁的李兴奎,在几乎没有保护装置,气温零下20摄氏度的情况下,花一个半小时徒手攀爬上高100米的垂直塔架,8小时后解决了问题才返回地面;现任广西柳州银海铝业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许磊,在他担任热轧厂厂长时,发现厂家送来的软管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含沙现象,现场组建了一条临时流水线,几十个人分两班,连续作业,清洗了500多条软管,接着带领员工们几近不眠不休,仅用了11天,确保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格最大的1+4铝热连轧机顺利热负荷试车,创造了“柳铝速度”;市城市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集团总工室主任、桥梁项目部经理何奇钦,面对集中出现的柳江水位上涨,沿江道路工地多处告急的险情,指挥施工单位抗洪抢险,饿了就在工地吃个盒饭,困了就在车内打个盹,从早上7时忙到第二天凌晨1时,每天驾车80公里来回巡视项目工地,确保了项目安全和工程的顺利建设……

我想,正是因为有了一批批像这样的优秀人才,以及许许多多柳州人的艰苦创业、敢为人先,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柳州城市品质才得到不断升级,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城市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影响力不断扩大。

纳四海风潮,广博胸襟;崇龙马风骨,图强奋进。如今,柳州人正实践、开拓着柳州城市精神,投身到城市建设当中,凝心聚力,为着柳州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新闻推荐

爽!一边纳凉一边上网

人防工程避暑纳凉点干净明亮日报消息(记者雷媛媛、实习生王舒琦报道摄影)近两日,柳州市持续高温天气,17日气象部门发布首个高...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