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给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为2岁孩子点燃生命的希望

柳州晚报 2019-07-15 11:25 大字

小刘完成捐献。

7月10日上午8点,星期三,许多上班族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对于在市工人医院特需病房里的小刘来说,他的“爱心工作”——造血干细胞捐献也即将开始。经过一个小时的准备,上午9点,随着造血干细胞分离机“滴答滴答”的声音响起,28岁的小刘正式“开始工作”。在几个小时后,一名2岁的血液病患者将因为小刘这一个上午的“工作”而重获新生。

记者 周仟仟

实习生 宁静波

为了捐献

放下工作

小刘是一名退伍军人,祖籍湖南,2011年从部队退伍后追随在柳打拼的父亲来到柳州并定居,还成了一名柳州女婿。

2012年3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刘进行了无偿献血,也是在那次献血中,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当时根本没想什么,也没指望能配型成功,毕竟非亲缘间配型成功的概率太低了。”那次入库后,小刘早已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

但今年2月,小刘的电子邮箱里收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发来的一封信,告知他和一名2岁的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没想到还真配上了,配上了就捐呗。”曾是军人的小刘没有过多犹豫,立即决定捐献。

可能好事真的要多磨。3月底,经过了一系列的体检准备,协调好自己的工作后,小刘进入了市工人医院安心等待捐献造血干细胞。但本该进行的捐献因为对方患者的病情突然恶化而取消了,具体什么时候才能捐献还要看患者的身体状况。

这一等就等到了7月。7月初,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身体状况终于可以接受小刘这份“生命馈赠”。尽管7月是小刘工作非常忙碌的月份,但他还是放下了手上的所有工作,全力配合捐献。

希望孩子

能把幸运继续下去

10日上午9点,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正式开始。小刘左臂内侧插入抽血管,抽取出的血液通过分离机提取出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剩余血液部分再从右臂内侧实现回输。几个小时时间里,小刘需要平躺在床上,双臂伸展,保持同样的姿势不能动,但他毫无怨言。

“我能和那个孩子配型成功,这就是一种缘分。”小刘说,孩子才2岁,还没能好好看看这个世界,他也希望给这个2岁的孩子一个活下去的机会,感受一下大千世界。对于小刘的这个决定,他的家人都给予了支持。为了更好地完成捐献,平时饮食口味很重的小刘还特意调整了口味,吃了一个星期非常清淡的食物。他说,希望这个孩子能把这份幸运继续下去,好好活着,能活下去就是最好的安排。

据悉,2006年以来,柳州市共有39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9176名市民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捐献志愿者。而小刘则是全国第8580例,广西第309例,柳州今年第6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相关链接

造血干细胞捐献配型成功的概率非常低,非亲缘人群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仅为几万至几十万分之一,能通过高分辨、捐献前体检等程序,走到捐献这个步骤的捐献者非常稀少,很多志愿者一辈子都无法实现捐献。市红十字会呼吁,年龄在18至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无偿献血条件的爱心人士,请踊跃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行列,让爱心点燃更多生命的希望。

新闻推荐

柳东新区多部门联合执法 整治公园广场内车辆违停

通讯员肖维丹黄慧晚报讯近段时间,柳东新区“五车”办接到群众反映,有不少车辆经常开进雒容镇人民公园,给市民造成不便,希望有...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