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的喜乐人生
黄琛在茶馆。
(一)
今年已经101岁的老人黄琛依然眼目清亮,思维清晰,记忆力惊人。提到自己的年龄,老人说:“我其实已经103岁了。因为在娘肚子里算一岁,天一岁,地一岁,不就是103岁嘛。”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已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阅历丰富,一些经历可称之为传奇。
黄琛老人从小就聪慧过人,读书识字都是过目不忘。十来岁时,在家里的安排下,黄琛离开柳州,到桂林市的一间修理铺学习修理技术。那时候,学徒生活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理念,做学徒仔在工作中不仅要捡头捡尾、做重活,还要在师父家里承担许多家务事和侍候好师父。黄琛吃得苦,也勤快,做事又精明能干,得到师父喜欢。那时候,铺面里都是承接单车和衣车的修理,这些都是一些富裕家庭里才有的高级用品,于是,黄琛便有机会接触到了这些带着英文字母的零配件,既开了眼界,还学会了修理技术。
日子在忙碌中一下就过去了许多年,黄琛由少年郎成长为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但他忙碌而平凡的生活却因日本鬼子入侵中国而改变了。那一年,日本兵的铁蹄踏入了湖北省后,又逼近长沙。虽然距离桂林尚有五百多公里,但此时桂林市的老百姓已是人心惶惶,食宿不安。黄琛所在的修理铺老板几经考虑,决定关闭铺面回乡下安居。于是黄琛便决定回家乡柳州。他找到广西省政府(当年广西省政府设在桂林)开具出行证明,凭着证明在桂林火车站买火车票回柳州。那时候,虽说是坐火车回家,却因交通不畅等各种原因,竟在路途上奔波了四天,才回到柳州鸡喇。
1941年8月1日,美国飞虎队在柳州成立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黄琛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又学过修理技术,在当时也算是难得的人才,便到飞虎队里做了一名地勤人员。他也和空军人员一样,穿上了皮夹克,戴上了船形帽,显得十分英俊潇洒。
地勤人员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黄琛每天的工作都需要搬动压床,用厚铁板加工一些零部件,更换飞机的残破部分。那时候的飞机材料非常厚重坚硬,当年黄琛曾从机场带回些飞机的残破机翼,家人用来做锅铲、菜刀,一直到现在都还使用着。
前几年,儿女们带着年岁已高的黄琛来到老飞机场参观。黄琛一到机场旧址,到处张望,并一一说出了机场里这处建筑以前是干什么用的,那处平房并不是原来建的。老人的话惊呆了老机场的讲解员,家人连忙解释说:老人以前在机场里做过地勤人员。讲解员恍然大悟,“难怪老人讲得头头是道,比我还懂。”
(二)
1960年4月13日,黄琛进入了柳州市公交公司。当时,公交公司有10部公交车,1、2、3号车是美国制造的,4、5、6号车是日本制造的,其余的则是国产车。当时,柳江河北与河南仅依靠浮桥通往,于是,公交公司便分为了两个大队,一车队设在河南红庙处,另一车队设在河北望火楼消防队旁,每个车队都拥有5部公交车。
那时候,公交公司的员工不到100人。黄琛刚进公司时,先通过了驾驶公交车考试,做了一名公交车司机。不久后,公交公司成立修理班,黄琛便干回了老本行。新组成的修理班当时共有5名成员,有两人是部队的转业军人,两人是由公安军转业。公交公司对修车技术要求很高,经常不定期地对修车班进行严格的考评,并以考评成绩作为工资评级的依据。考评的内容就是对公交车辆进行大卸大装,尤其是刹车部位,经常进行野外模拟修车,师傅们均使用锯片来割刹车片,十分费劲。
经过公司一再考核,加上不断总结经验和刻苦钻研,黄琛的修车技术已经十分过硬,以至于只要他坐在检修的汽车上,就能通过身体的平衡和车辆的震动,判断出车辆出毛病的部位,准确率很高。后来,在公交公司的考试评级中,修理班的5位成员中有3位师傅评上了当时基数最高的五级技术工,黄琛便是其中之一。
(三)
1979年,黄琛到了退休的年龄,回到家中。黄琛性格开朗,又善于适应生活环境,他对自己新的生活作了详尽而简单的规划。他每天依然保持着早睡早起的习惯,清晨梳洗后就去茶楼里慢条斯理地喝茶,然后再点上一些包子,打包好去河边钓鱼。他钓鱼多是去柳州饭店旁的牛皮厂码头、千亩湖、都乐河等处。到了下午钓鱼归来时,就在报摊上买一份报纸,回家后端坐着慢慢地阅读。黄琛看报纸有自己的特点,凡是版面上的内容,一字不落;有中缝时看中缝、广告、告示,天气预报也是要看得一字不漏,而且把内容记得清清楚楚。
儿女们都成家后,黄琛便与老伴两人住在老屋里。后来老伴在2000年去世。2003年弯塘路进行改造,黄琛的私房要拆迁,得到了政府部门给予的拆迁补偿款后,黄琛就另买了一套两居室的住房。他一门心思就想自己一个人住,自立自主,喝喝茶、钓钓鱼、看看报纸,坐着摇椅摇啊摇地看电视。看体育频道里的体育健将们奋力拼搏,看动物世界里动物们的野性与生存空间,也没人跟他抢台。老人就这样按部就班地独自一人过了许多年,不觉间就到了九十多岁的高龄。
(四)
2017年,已经是98岁高龄的黄琛坐公交车时,因汽车紧急刹车没坐稳,摔了一跤,造成腰骨轻微骨折。从此以后,黄琛的5个儿女不再放心父亲一人单独居住,便轮流回来照顾老父亲。
黄琛一贯特立独行,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也有自己的理财方式。对于理财,他的口头禅是:亲生仔比不上身边钱。每个月的退休金到账日期,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到了时间,就全部取出来,吃光用光。对于喝茶,老人说:“我喝茶喝了几十年了,我就是喝一天,开心一天。”对于饮食,黄琛是无肉不欢,爱吃红烧肉、猪脚,吃鸡要吃肥一点的,喝鸡汤,吃鸡身上肉嫩的部位。
黄琛有5个儿女,最大的孩子71岁,最小的也有50多岁,儿女们都很孝顺,都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老父亲,若轮到哪个孩子值日,老人的家就成了孩子的家,孩子的儿孙们都聚集在这里。
走进座无虚席的茶楼里,黄琛与女儿坐在茶楼的一角,吃着炒粉,喝着绿茶。喝完了茶,女儿推着轮椅过来,要推父亲出门。因下着小雨,女儿给父亲穿上了雨衣。天冷,女儿给父亲穿厚实后,再用小棉被把他的腿盖严实了,才撑上雨伞推他出门。
轮椅到了老人居住的小区,在不远处的理发铺前停下,原来是老人觉得自己头发长了,要理个发。走下轮椅坐到理发椅上,老人对理发师交代:“莫理太短,留半颗米长。”很快就理好发,再坐着轮椅到了住房的楼下,老人走下轮椅,扶着楼梯栏杆,一级一级地慢慢攀爬而上。四层楼共36级台阶,老人有些气喘地进了房间,可一进屋就说要洗澡。黄琛的小女儿黄汉琼说,老父亲最爱干净,天天要洗澡,衣服也要穿得干干净净的。他还爱动,有一天自己下厨房切菜,被女儿看见,赶忙上去抢下了菜刀。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拥有百岁寿星的父亲,黄琛的儿女们都感到很幸福。对于父亲的饮食习惯,儿女们都是按照父亲的要求,清蒸或是炖烂,有些还用剪刀剪细了,方便老人食用。老人从不吃生冷的食物,茶水点心都是随时加热加温。有了儿女们的精心照顾和陪伴,老人过得十分舒心,一脸的满足,常常引来邻居们羡慕的目光。黄琛的小女儿黄汉琼说:“只要父亲身体健康,过得开心快乐,我们做儿女的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新闻推荐
今报柳州讯(记者王缉宁)5月23日,柳州市柳南区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称,经柳州市公安局党委会议、公安局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鉴于柳...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