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一平的故事经 “从生活故事到小说故事”主题沙龙小记
座谈会现场著名作家凡一平凡一平和学员们合影
马昌华/文 贝利/图
作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联组织的“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我和我的祖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之一,5月15日上午,柳州文艺沙龙座无虚席,著名作家凡一平先生以自己的创作经历与作品为例,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从生活故事到小说故事”的创作分享。
“寻枪”就是寻找精神支柱生命之根
凡一平坦言,二十多年前的他还没有什么名气,但那时就悟出了一个道理:没有名气和关系,唯一可行的路子,就是把自己的小说故事写好,写出彩,用好的故事去吸引编辑、打动编辑,让编辑“欲罢不能”。因此小说一定要以故事为王,要有一个好的故事架构,结构的设计必须扎实精巧。这就好比一栋房子,你表面装修再豪华,但如果基础结构不好,也会坍塌。
凡一平老师回忆写《寻枪记》时并不顺利,起初的灵感来源于一名警察与老板的对话。警察觉得老板整天拿着大哥大挺神气,也想过把瘾,就对老板说:你把大哥大借给我用几天。老板回答说:你把枪借给我佩戴几天,我就把大哥大给你。可是,这还构不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后来外出采访,又听到一个故事:派出所一名警察把枪弄丢了,导致全所不能评先进。这下故事的内核出来了,于是灵感顿生,三天就把故事写好了。
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播出后引起很大的轰动。所以,对于小说来讲,故事好看只是表面,必须有所承载,譬如《寻枪记》故事里的枪,本质就是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的精神支柱,丢失不得,得千方百计找回来,找不回来整个人或社会就垮了。不管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别的什么,一个人对正在拥有的东西,也许并不觉得珍惜,可是一旦失去,就追悔莫及。找到这个主题,顺着写下去,就豁然开朗了。
《寻枪记》表面写寻枪故事,实则是写珍惜当下的所有。
价值观和人生观决定故事表达的主题
关于小说《扑克》,凡一平介绍其创作灵感来自于舅娘被拐卖的事。这个故事整整构思了十年,直到后来有一天去开会,在宾馆看电视,偶然看到当年美国人用扑克牌做成悬赏捉拿萨达姆等人的通缉令,这下灵感来了:如果把被拐的人头像及相关信息印在扑克上,会不会有意外收获呢?
凡一平说在这部小说里,想要表达的是在罪过中又想获得救赎,每个人都有一种原罪感,都想进行救赎。比如父亲想找回孩子,孩子想寻找生父生母。当然也有种种可能,被拐或被遗弃,也许会遇到另一种美好生活。有个真实故事:贵州一个被遗弃的女孩,被一对美国夫妇收养,如今已长成一个漂亮姑娘,通过视频与生父母相见,父母忏悔当初不该抛弃她,女孩并不怪罪,她对自己当下的生活十分满意,只是偶尔会想起生父母而已。不管当初如何不堪,那种与生俱来的血脉亲情是割舍不下的,彼此必有的牵挂无法释怀。
如何升华我们的故事,这与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关;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决定了要表达的主题、创作的基调和方向。
写小说不可避免地要写人性
凡一平的小说《非常审问》是反腐题材,写的是一对夫妇,丈夫是大权在握的某局长,收受了别人的贿赂,心里惶恐不安,害怕被抓,回家之后和老婆互相扮演警察与罪犯的角色,练习反侦查能力。结果越来越进入角色。小说发表后,才知道真的有人在家这么干。一个女嫌疑犯,被关后绝食四天,负责审问的人慌了,怕出人命,又怕嫌疑犯反侦破能力太强,五天不交代又无直接证据就得放人,于是请教心理专家和医生:一个人绝食最多能坚持多久,得到的答案是五天。果然,第五天,一打开关押室的门,女嫌疑犯就大喊要喝水要吃饭。
本来是生活故事变成小说故事,结果小说故事又上演成生活故事。而人性一直在循环。
小说故事一定要倾注生活的温情
长篇小说《蝉声唱》是凡一平的最新作品,其灵感来自作者的堂哥。生活中的樊家宁,实际境况比小说中的遭遇还要惨。但是作为小说光写苦难还不够,还需要倾注足够的温情,所以说《蝉声唱》是悲歌,也是甜酒。尤其在后记写到自己的母亲,写到父亲、叔叔、堂哥樊家宁,有了这三个男人作为情感支撑,作品才有了最大的意义。这部小说被《长篇小说选刊》全文转载,反响热烈。
凡一平在总结时指出:先有生活故事,再找一个主题,然后用更多的生活故事来丰富主题,这是小说写作的必然。小说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有什么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思想;有什么样的艺术追求,就有什么样的表达。不能为追求主题的深刻,忽略了故事性;也不能为追求好看的故事性,忽略了文学性。要学会在故事性和文学性之间寻找平衡。凡一平的小说,很多被改编成电影,小说通俗,这是影视需要的,通俗背后,需要一些高级的东西。人性,人的命运,让他的小说有别于其他作品。
妙语连珠互动故事经
互动开始,作家韦俊海就河池作家群和柳州作家群的区别进行了对比,其实是找差距:河池作家群文学沙龙从没停过,谁有故事,先在沙龙上或朋友圈中分享出来,然后由大家评判,不断完善,故事最终还是分享者自己的,但作品就能不断出新不断提高,这样利于共同促进。所以我们有什么好的故事,有什么想写的,一定要说出来与大家交流,就会有更好的效果。
之后的现场问答,凡一平先生又奉献了不少珍贵的写作宝典。
问:生活中非常小的事情可否写成小说?
答:生活素材就像零钱,不要着急,先存起来积累,不成熟的先留着。有些有趣的小事情没有支撑力,形不成一个故事,可以作为作品的细节。自己也会在手机上做个备忘录,把一些有趣的小事情记下来,就像做饭的食材,将来会有用的。
问:喜欢回忆,想通过过去的事情重新认识,有写作的冲动,但不知如何去写。
答:我的建议,有冲动就写下来。比如小时候有一个师傅教我们去做小偷,写不写?如今人死了,应不应该被宽恕?我就回忆他当初带我们翻墙看电影,带我们偷小说《红岩》、偷老唱片,我们看后听后居然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有走上了写作道路的,有成了歌唱家的,这怎么说呢?最近自己正在写的一部小说,其实在二十多年前就写了一万多字,一直存着,现在也用上了。当然,同一个题材,现在写和四十年以后写会不一样,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一样了。
问:我们不缺故事,缺的是在故事中融入我们的三观,怎样构建我们与众不同的三观?
答:人类是有共同的价值观的,只不过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就有了一些区别。其实,写人性的东西,才能感动人,哪怕写所谓的坏人,他也有善良的一面。要尊重人性,写一个人脆弱,可爱,风趣,贪婪,要把这些基本的人性写出来,这是最基础的。
问:散文和小说的语言差别?
答:写散文的未必不能写小说。诗歌强调意象,小说写的是故事,强调叙事,重视故事的完整性、生动性和准确性。散文也是叙事,也有主题,基本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所有的故事都是写过去的事。有人说散文是老年人的文体,不建议年轻人以写散文为主业,容易丧失激情。
问:从生活故事到小说故事,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答:最关键是你自己要觉得这个故事非常非常好玩,在朋友圈讲述,要能得到认可引起共鸣,说出来会让别人笑,能传得出去。当然首先在生活中要能够成立。其实很多故事都是虚构的,传来传去,加油添醋,回到作者这里时,故事情节往往更丰满了。
市文联罗云贵主席在总结感言中高度赞扬了凡一平先生对柳州文学事业的支持,这个特别能讲故事的作家,内心也装着许多的故事,讲出了人生古道。同时鼓励柳州作者,要有担当与思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收获更多的故事,创作出更多抚慰心灵的好作品,回馈社会,回报人民。
最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农艳处长表示,此次“四个一批”人才活动,感受到了柳州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人们发自内心的对文化的热爱,蕴含深情,希望把更多的名师带到柳州,也期盼柳州的作家们写出好看耐看的时代故事。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记者李明祖)一家老小齐挥杆,家庭门球欢乐多。15日上午,2019年柳州市家庭系列门球赛在文昌桥底门球场举行。本次比赛...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