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人间话植树

桂林日报 2019-03-20 18:24 大字

□白克信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知。3月12日是我国第四十个植树节,中国邮政发行了《植树节》纪念邮票一套一枚,表现内容为植树造林等生态文明建设,借以向全社会大力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在这之前,我国于1915年7月13日首次规定植树节为每年的清明节。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29年把植树节改为3月12日,即孙中山逝世纪念日。确定这个日子为植树节,另一个因素是,3月12日恰在惊蛰之后,春分之前,农谚说:“伏天栽树株株死,惊蛰春分栽树株株生。”所以,这时植树,就全国而言,比较适宜。

植树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也有着许多佳话。我们的祖先深知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很早就有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的说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就设立了“林衡”“山虞”等官职,掌管种植、丈量、护林等事项。春秋战国时期,孟子有“斧斤以时入山林”的议论。同时,历代还创立了许多植树造林的方法。如庆功植树,北朝宇文泰打了胜仗,就号令全体将士人种一树,以旌武功;义务植树,晋陶侃镇武昌时,曾令将士于武昌门种柳;护路植树,唐太宗和元世祖曾下过所有驿道或大道两旁必须植树的命令;惩罚植树,宋太宗时,曾下过一条法令,所有地方官员如果犯案,刺史一级罚种树三千株,郡守一级罚种树二千株,知府一级罚种树一千株;纪念植树,古代我国海南岛的文昌等地女子出嫁时,嫁妆一定要有一对良种椰子,新婚夫妇拜过天地后,就把椰种种下去,并负责护理,以为纪念……

还有三国时董奉为人治病,不取酬金。对治好的病人,只要求他们在屋旁种植杏树。重病治好了种五株,轻病治好了种一株。就这样数年之后蔚然成林,待杏林果实收获时,又用来接济平民。所以,后人常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来称颂医家。时至今日,这些传统仍给人启迪和思考。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大力提倡种树,自己也大种其柳,并作了这首《种柳戏题》。在这首诗里,柳宗元把自己的姓、柳州、柳江全部巧妙地嵌入,极其巧妙而自然,令人回味。古往今来,文人志士热心植树的还不少。杜甫在成都,到处向人觅求树苗,广为植树造林。“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李。”字里行间,表达了杜甫当年穿街走巷索求树苗的情景。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时,在城内广植花木。他作诗说:“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赐有花者,不限桃李梅。”还有爱国将领冯玉祥,行军打仗绝不允许官兵践踏林木。他在屯兵徐州时,率领官兵植树,并写下一首护林诗:“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其爱树之情,均在诗的字里行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过艰苦努力,近二十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面积增长最多的国家。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一项研究结果,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中国贡献居全球首位。深信,未来的每一个春天,我国的山更绿,水更清,祖国的大地处处更加美丽。

新闻推荐

白云小学也有今报小记者团啦

今报柳州讯(记者莫隼)南国今报小记者队伍在不断壮大。上周,白云小学也成立了南国今报小记者团。此次加入小记者团的学生共有...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