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肚里有颗“炸弹”,医生这么做……

南国今报 2019-03-19 16:00 大字

今报记者陈小燕

一名11月龄的婴儿,在产前超声检查时被发现肚子里有一颗“炸弹”——胆总管囊肿。出生后,这个囊肿不断增大,不仅急坏了父母,医生也为之捏了一把冷汗。近日,在医生的帮助下,婴儿肚子里的“炸弹”被顺利摘除。

1

11月龄婴儿患上胆总管囊肿

据了解,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又称胆道扩张症,是一种胆道系统的发育畸形,亚洲地区发病率约1:1100,男女比例1:3-4。主要表现为腹痛、黄疸、腹部包块。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肝功能损害、胆道穿孔、自发性出血、营养不良甚至癌变等。手术是惟一可行的治疗方法。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的医生介绍,患儿萱萱在胎儿期行产前超声检查提示“胆总管囊肿”,出生后一直定期复查,监测肝功能。患儿虽无腹痛、黄疸等症状,但监测显示,其囊肿在不断增大,已有约鹅蛋大小,并对孩子的肝功能造成了一定损害。如不及时手术,甚至会引发胆管炎、腹膜炎、败血症等病症,危及患儿生命。

在该院小儿外科医生建议下,萱萱很快办理了入院手续,准备手术。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针对小萱萱的病情及下一步手术治疗方案,该院小儿外科全体医生展开了讨论。

科室副主任欧阳昱介绍,胆总管是连接肝脏和十二指肠的一条管道,作用是输送胆汁。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病变部位就在此,手术切除胆囊和囊肿是第一步。接着,还必须解决胆汁如何流进肠道的问题,这需要做胆道重建。胆道重建是想办法将肠子缝到肝总管上,使胆汁能流入肠管,又不影响食物在肠内通过。

“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效果好、创伤小、腹壁美观、患儿术后恢复快。”欧阳昱表示,经过讨论和权衡,他们决定采用先进的腹腔镜微创技术,为孩子施行手术治疗,争取仅通过几个小切口,完成这台大手术,让患儿最大程度受益。

2

医生成功摘除患儿肚内“炸弹”

萱萱是仅11月龄的婴儿,腹腔空间小,囊肿却大如鹅蛋。在如此小的空间内,要完成囊肿切除、胆肠吻合等高难度操作,需要有纯熟的腹腔镜手术技巧。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日前,欧阳昱主刀为患儿实施了手术,在患儿腹部开了3个0.5厘米的操作孔,脐窝处开了一条1.5厘米的切口。通过腹腔镜,以及手术团队医生们的默契配合,精准地分离胆道、血管、肠管,将胆总管囊肿切除,再将胆肠进行严实缜密的缝合。经过约3个半小时的手术,医生成功摘除了患儿肚子里的“炸弹”,并完成了肠道代替胆道的重建,手术非常成功。术后患儿恢复顺利,目前已经出院。

3

确诊胆总管囊肿后应尽早手术

专家提醒,关于胆总管囊肿,有的家长在治疗上存在认识误区。在确诊胆总管囊肿后,认为孩子小,没什么特别严重的症状,只是偶尔出现发热和肚子痛,等大点再做手术也不迟,这种做法极不可取。因为反复的胆管炎造成的发热和腹痛,易引起囊肿与腹内周围组织粘连加重,增加手术切除的难度。若延误治疗,可出现化脓性胆管炎或突发囊肿破裂,导致病情危急;还会出现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一旦错失手术时机,疾病进展就非手术所能解决的了。因此,孩子一旦确诊“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应尽早选择手术治疗。

新闻推荐

法警娘子军 刚柔并济美 柳北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女子中队展飒爽英姿

女法警对女性来访人员进行安检。女法警林美慧给白沙小学学生上“预防校园暴力”安全教育课。柳北区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女子...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