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教育要舍得下本

广西日报 2019-03-15 07:54 大字

李斌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柳州市把老城区所有职业院校全部搬迁到职教园区,而搬出去的12个校区近千亩土地没有用于商业开发,而是全部用作基础教育用地,缓解老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紧张的问题。

市区最好的土地,不建高楼却办教育,柳州此举舍得下本,难能可贵。按照柳州市中心城区的土地价格,如果将1000亩土地用于商业开发,仅土地拍卖收入可达50亿元,加上开发带来的税收,收入相当可观。而柳州将这些土地完全用于基础教育,从眼前看,基本没有经济收益。

而柳州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还远不止于此。数据显示,柳州从2013年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基本建设攻坚战,几年来共投入资金26.75亿元,竣工新建、改建义务教育学校31所及扩建单体项目56个,共新增学位7.4万个,保障了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跟上城市发展、人口扩张步伐。

关系孩子成长的事,等不得、拖不起。宁可晚一点修一条路、一座桥,也不可晚一点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据统计,2018年秋季学期柳州市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9.3258万人。目前,4个老城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义务教育学校学生总数的4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孩子同样享受到了优质公办教育。

然而,也有一些地方,高楼鳞次栉比、学校狭小逼仄,办节办会豪华铺张、教育投入锱铢必较。有的地方,投入不足导致公办教育水平低下,不能满足市民对教育的需求,“私立”甚至“贵族”学校如雨后春笋,收费也节节攀升、高不可攀,私立学校高薪挖走优秀教师,接受优质教育只能“拼爹”。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就应该姓“公”,公办、公益、公平。教育偏离了“公”的方向,造成的只能是教育畸形发展,不仅滋生攀比之风、加重群众教育支出,还会造成社会不公,让寒门子弟输在起跑线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个“本”,就是要以增进老百姓福祉为“根本”,就是要坚守教育普惠大众的“本质”、就是要舍得真金白银大投入“下本钱”。

在教育上舍得下本,是一个政绩观的问题。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造大楼、建“地标”,城市富丽光鲜,政绩立竿见影;而用于建学校、办教育,难以获得现实的财税收入,教育水平提升、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提高这些效果也一时难以体现。而作为一个城市的管理者,应当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只做吹糠见米、马上能出政绩的事,而应多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求一时“显绩”,多留福荫子孙的“潜绩”。

在教育上舍得下本,也是一个群众观的问题。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转变思维、拿出勇气、合理分配财力,在教育投入上多投入一些,让基础教育真正姓“公”。实际上,这就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所谓“舍得”,有“舍”才有“得”,在教育上舍得下本,赢得的是民心、赢得的是拥护、赢得的是赞誉。

在教育上舍得下本,还是一个发展观的问题。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孩子们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教育上的投资、在孩子们身上的投资,其实也是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未来的投资,保障的是国家长久的繁荣昌盛。城市的管理者,不能只看眼前不看长远,不能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社会效益,即便“勒紧裤腰带”,也应保障在教育上的投入。

新闻推荐

保护母亲河 青春添风采

通讯员吴秋艳晚报讯3月11日上午,鱼峰区麒麟街道元江社区携手柳州市技工学校30名志愿者开展“小紫荆”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