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掇记忆碎片 彰显城市精神

柳州日报 2019-02-22 09:43 大字

□孙代文

勤于写作的文史专家沈培光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柳州人。近年来,他已经出版和编辑过好几本有关柳州的文史著作。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他不辞辛劳,广采博收,最近由著名画家王培堃插图,他撰写的20余万字的史著《柳州古今》出版,对加深历史文化名城的认识和保护,普及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市民素质,加强文化自信,具有积极意义。

“人事有代序,往来成古今”。柳州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钩沉历史资料,梳理历史事件,揭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借以加强柳州的文化建设,这是文史工作者的使命。《柳州古今》这部史著,内容较为庞杂。它既不是对柳州历史沿革的考证,也不是对柳州古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阐释,而是从一个土生土长于柳州的普通市民的视角,对人们熟悉的柳州的街、路、巷、楼、亭、桥和历史建筑、陈年票证、抗战时期的农都沙塘、窑埠古镇四战区地下党活动以及龙城的旧事等方面切入,以朴实简洁的文字,叙说来龙去脉、演变过程,揭示其历史文化内涵。以“柳州名亭”为例,作者在列举为人熟知的柑香亭、三相亭、更新亭、钢军亭、望江亭等名亭之后,提到了改革开放后新建的坐落于鱼峰山北麓的景贤亭。书中写道:这是柳州人民于1981年为纪念明代八贤之一戴钦修建的亭子。然后介绍刚正不阿的戴钦犯颜受辱的生平事迹。书中对柳州古往今来的约22个名亭,或广为人知的,或鲜为人知的,或早已废弃的,或民众自发新建的,都作了详细介绍。这无疑为读者增长了不少的知识,也为普及历史文化知识起到了作用。

《柳州古今》所拾掇的历史碎片,彰显了城市精神,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抗日时期的1937年,广西大学农学院从梧州迁来柳州沙塘,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学院师生冒着日机轰炸的危险,晚上没有电灯,靠点桐油灯刻苦学习和工作。他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采集标本,坚持从事害虫防治研究,培育优良品种,开展农业科学试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沙塘农都师生们的所作所为,高扬着艰苦奋斗的家国情怀。第二,从“日渐失传的滩歌”中,反映了不畏艰难,不断探索,反复磨炼的匠人精神。从柳州驶往广州的船舶,在这条漫长的水路上,沿途要经历无数的险滩恶水,船舶驾驶员必须将每个时段每个滩涂的水深、流速、流向、礁位以及船舶过滩的操作方法,牢记心中,否则就有触礁翻船的危险。千百年来,正是靠船员纤夫们的调查研究,不断地摸索试验,将总结的经验编成明白流畅的滩歌加以传授。例如,船过茅洲时,必须记住:“鹧鸪江面是茅洲,凤凰山下水平流;五七年间扫床过,唯独洲尾有石头。”滩歌提醒船员注意,看起来茅洲水流很平静,其实在洲尾有一块大石头,小心触礁!柳州市是工业重镇,无数能工巧匠长期以来所养成的刻苦钻研、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大力弘扬。第三,从“搬运新村的鸡毛琐事”,折射出邻里团结友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河北搬运新村,是市区里最早的城中村。1954年建成,共有140栋砖木结构的平房,居住着长年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人。作者在这里居住了9年,他敏锐地观察到,尽管搬运新村生活条件艰苦,孩子多,要排队买自来水,但邻里间相处十分友好,你有困难我尽力帮忙,我有好事大家沾光,前邻后舍经常坐在一起谈古论今,哪一家办红白喜事,大家都来帮忙。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充分体现了柳州善于吸纳不排外的城市精神!

《柳州古今》在叙说历史文化建筑和名亭街区被拆除或毁弃时,只作了客观表述,倘能站在历史遗迹不可再生,应严加保护的高度去评价,就更好了。这也许是美中不足吧。

新闻推荐

依法划扣执行案款

“港币、美元有多少扣多少,把这5个账户的余额全部清空……”2月14日下午2时54分,柳南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莫善斌和同事黄钢...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