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山听雨

柳州晚报 2019-01-22 11:54 大字

□李刚

雨天在蟠龙山公园散步是别有情趣的。蟠龙山灯光下的雨滴像个精灵,活灵活现。雨滴的声音略显沉闷,轻一点的来自雨夜,沉一点的沿自塔瓦。古塔是七层的,雨声却有两种。也许是蟠龙山上的灰瓦过滤后的缘故吧,此刻,我感觉到雨滴正落在历史的通道上。

每当遇到蟠龙山上的瀑布欢快倾泻时,我便听不到雨滴的声音,也分辨不出打湿我头发的是雨水还是瀑布的水。

三百多年前,明代著名文学家王启元等人在山上的王氏山房里聚雅时,显然是没有听见瀑布的声音,一帮文人骚客只顾舞文弄墨,酒酣耳热,谈古论今。见多识广的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想必也没有见过蟠龙山的瀑布吧。所以,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是极其幸福的,因为我们的幸福指数高,幸福跨度大。古代文人没有智能手机,也不会发信息、玩游戏、用微信和语音聊天。他们的情感大都寄托在诗词歌赋中。徐霞客先生游览蟠龙山后就留下这样的诗句:世外之楼杳无地,壶中之透别有天。每每想到某年某月某个下雨天,若是当代散文大家余秋雨来柳州参加水上狂欢节,游览蟠龙山时,他的笔下会是怎样的细雨声。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某一天,余秋雨先生也许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在柳州作了短暂的停留,他只参观柳侯祠,游览了白莲洞,却错过了蟠龙山。置身雨中的我,任由思绪飞扬,不禁踩着诗歌的节奏,吟诵着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巴山夜雨》: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心里想象着,距今1968年的李商隐若是雨天来到柳江边的蟠龙山散步,他也许会是另外一种心境呢。我庆幸自己在蟠龙山听雨的同时,完成了一个与千年诗伯李商隐的时空穿越。这种穿越的意义与享受是双重的,关乎时间的同时也关乎心灵。类似的穿越于我来说似乎有过两次,一次是和老市长、文学家柳宗元的对话,一次是和大诗人李商隐在雨中的神交。说到柳宗元,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柳宗元朋友圈里面的大文学家韩愈和他笔下关于雨的描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笔下的小雨是轻盈的,韩愈写作的《荔子碑》却是厚重的,这块宋碑,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至今还立于柳侯祠里。

蟠龙山听雨,放在百里柳江、百里画廊的大环境、大时空来看,感觉更加美。因为其中有大自然的馈赠,有历史的底蕴,有文化的积淀,有上天的润泽,有当代的从容,有智者的脚步……

下一个雨季,我仍然在蟠龙山的小路上散步,采着雨滴的节奏,听雨。

新闻推荐

撞倒环卫女工逃逸不到5小时即落网

本报讯据《南国今报》报道,1月20日凌晨4时20分左右,在柳州市柳南区柳邕路三仓综合市场附近路段,一位正在打扫路面的环卫工...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