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36版)

柳州晚报 2018-12-11 14:53 大字

《侗》剧照新版《白莲》剧照《八桂大歌》剧照《刘三姐》剧照于洁饰刘三姐,蔡德敏饰阿牛哥(第三版)。

燎原之火 歌的海洋

回看自治区成立60年来柳州的文艺创作与发展,发现《刘三姐》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特别是彩调剧《刘三姐》。

彩调剧《刘三姐》创排于1957年,于1958年12月首演,是柳州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奉献的一份文艺大礼,也从此掀开《刘三姐》燎原全国的序幕。

1960年,柳州彩调剧《刘三姐》便迎来了自己的巅峰荣耀。先于3月初,在南宁向周恩来总理和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汇报演出。5月,柳州市彩调团4名演员参加广西《刘三姐》演出团赴京及各省市演出,先后四进怀仁堂为毛主席及中央首长演出。

多年以后,当年饰演刘三姐的柳州籍演员傅锦华还记得,毛主席在看“与秀才对歌”“与媒婆对歌”等精彩片段时,禁不住开怀大笑。

1961年,苏里执导由柳州彩调剧《刘三姐》改编的电影《刘三姐》,一放映便风靡全国,成为轰动东南亚及香港的经典,插曲流行,响彻大街小巷,并被邵氏公司改编为《山歌恋》。

十年文革,在被长期禁演之后,柳州彩调剧《刘三姐》再次在上海滩大放光芒。

1978年3月29日起,柳州市彩调剧团在上海演出彩调剧《刘三姐》。这次演出长达两个月,共演出57场,场场爆满,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进行了实况转播。

而由此衍生出的影视、图书、歌舞、粤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刘三姐”如燎原之火,影响全国,流行至今。1963年,首尊“刘三姐”塑像在鱼峰山落成。从此,“鱼峰山下歌不断,为有三姐亲口传”,柳州成了歌的海洋。

那是广西民族文化大放异彩的年代。

民族文化 深入挖掘

除了“刘三姐”文化,其他的民族文化也得到深入挖掘。1959年,由柳州著名作家肖甘牛创作的《一幅壮锦》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美术片,获得国际荣誉。同样,由肖甘牛创作民间文学《灯花》也被改编成各种艺术作品,影响海内外。由韦壮凡、符震海、郭玉景、王超等创排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桂剧《泥马泪》也获得成功,获得“桂花奖”“铜鼓奖”。

可以说,自治区成立以后,彩调剧《刘三姐》的诞生,让柳州的文艺舞台“起手就在巅峰上”(著名导演张继钢语)。而后,续写辉煌的便是现代桂剧《商海搭错船》及柳州市与著名导演张继钢携手推出的大型音乐剧《白莲》、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大型舞蹈诗《侗》。

创排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现代桂剧《商海搭错船》,由吴源信编剧,胡一飞、宋凯导演,1996年获广西第四届戏剧展“桂花金奖”,1998年获文化部第八届“文华新剧目奖”、广西桂花工程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创排于1998年的《白莲》,2000年获广西第五届剧展“桂花金奖”第一名、文化部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节 “白玉兰”奖。近年推出新版之后,再次焕发生命力。

2002年创排的《八桂大歌》是柳州文艺舞台上的又一巅峰之作,于2003年首演之后,火遍全国。2004年,该剧目连续荣获“文华新剧目奖”“国家文华大奖”、国家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成为全国唯一获得“三冠王”的剧目,至今长演不衰。

文化品牌 繁荣发展

近年来,柳州的文艺舞台上再次令人瞩目的便是3D大型舞蹈诗《侗》。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文化发展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扶持,也离不开柳州文艺创作者的不懈努力。

在柳州,相继推出的舞台艺术歌仙奖、“柳江之夏”“龙城金秋”“鱼峰歌圩”“校园之春”“百村百戏”等多个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以及“春花秋水”原创歌曲大赛、“戏曲进校园”等活动,都极大地推动了柳州文艺的繁荣发展。

与此同时,在建设“文化名城”等目标引领下,柳州文学、书法、美术、摄影等各界创作活动也十分活跃,名家辈出,不断在各自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可见,60年来,仅从柳州这些成功的舞台艺术作品来看,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走出去,请进来,深耕民族文化,催开艺术奇葩。

如今,全国上下大力倡导“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柳州的文艺工作者已如此践行了数十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筑起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峰。展望未来,要在文艺创作上超越这些高峰,需要后来者的加倍努力了。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柳州市20世纪大事记》以及国家一级作家韦俊海、孙代文《植根工业沃土 绽放文学百花》)

新闻推荐

栉风沐雨绽芳华 倾心治水写春秋

透过薄雾从空中俯瞰龙城奇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让座座孤峰在市区中拔地而起,蜿蜒曲折的柳江自西北向东南如一条银链般镶...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