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历史精神传承 □麦正照

右江日报 2018-11-21 08:49 大字

日前,笔者有幸到柳州市参加2018年全国初中历史名师课堂展示课观摩学习,现场观摩了区内外几位名师优质课展示,聆听了教育专家的精彩点评,获益匪浅。

我原来不是教历史课的,由于本学期学校教师紧缺,我才勉为其难,临时补上这个缺口,担任七年级的历史课教学工作。历史教学对我来说非常陌生,正所谓隔行如隔山。但是,诸位名师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课堂授课技巧,让我这个笨拙的新手也看出了一点门道,尤其是来自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叶德元老师《敢问路在何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这节课,更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点评专家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我认为,叶老师的这节课之所以出彩,是因为他牢牢把握了历史精神传承这个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精准聚焦和关注这个教学要义,使课堂张合有度,松而不散,给人总体感觉是知识厚重,韵味深远,启发性强。

首先,还原历史,尊重历史。

还原和尊重历史事实,这是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把历史还原给学生,让学生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情充分了解,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对事实的尊重。叶老师无疑是关注到这一点的。他借助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多角度全方面地向学生展示图文并茂的历史场景和史料文字,加上适时精妙地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对唐朝盛世及其积极向外发展经济文化交流和传播文明等方面情况有了充分认识和了解,这就是一个还原历史的过程。有了这个基础,学生心中眼中就有了历史,就能激发他们对事实的尊重,对历史的尊重。还原历史,尊重历史,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

其次,学习历史,借鉴历史。

历史是可以学习借鉴的,这是历史学科自身具有的教育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职责所在。学习研究历史目的就是认识和掌握社会历史发展普遍规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从中借鉴有益的东西,指导现实的社会实践。“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说的就是这个理。

叶德元老师在教学中,重点讲述了鉴真和尚和玄奘法师在传播、发扬佛教文化等方面所做的历史贡献。一个是排除万难,历尽劫波,最终实现东渡日本宏愿,并在日本传播了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另一个是不畏千难险阻,西行五万里,求索真经,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他们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及其爱国、护持佛法的精神,就像一座闪耀的丰碑,永远伫立人们的心中。

叶老师巧妙地引用“敢问路在何方”这句歌词,引导学生去思考:通往成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马平川的坦途,而是布满荆棘,充满险阻,需要不断探索,勇于追求。最后达成共识:我们可以从历史上这些人物及其壮举汲取精神力量,助力出彩人生,国家和社会也应该如此。

最后,创新历史,担当历史。

历史需要唤醒,而唤醒的最好方式就是创新和担当。就是要把历史的经验与成就发扬、创新,做出不愧于我们时代的职责担当。在教学中,叶老师做到心中有历史,眼中有现实,旁征博引,拓展延伸,从唐朝对外文化交流联系到古丝绸之路,再到当今的“一带一路”,指出历史和现实都是一脉相承的,让人感受到我们中国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和强盛,彰显世界大国的风范。

历史和现实的碰撞,激发学生自然联想到今天,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秉承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推动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融合,积极倡导“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课题。这是我国对历史的发展与创新,是作为世界实体经济大国的历史担当,赢得全世界人民的尊重!

新闻推荐

曙光大道立交Ⅰ标段主桥现浇梁全线贯通 为柳东新区又一座大型立交,建成后可经此上桂柳高速

今报柳州讯(记者廖艳明通讯员刘顺佳)11月19日,随着最后一片梁的浇筑完成,柳州汽车城-东外环柳东段工程——曙光大道立交I标段...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