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柳钢,又要碧水蓝天

柳州日报 2018-11-18 10:37 大字

工业是柳州的标签,而柳州是广西工业的代表。

近日,记者跟随中央及部分省区市“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大型采访活动媒体团来到柳州,探访这个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奥秘。

1958年,柳州开启“重工业”序幕,先后布局了柳州钢铁厂、机械厂、造纸厂等10大工业项目,并逐渐形成了汽车、钢铁、机械三大支柱产业。

工业污染随之而来。上世纪的柳州,酸雨发生频率最高时超过98%。老柳州人的记忆里,树叶是黑色的,市区很多石山都因酸雨变成光秃秃的“白头山”。

要柳州还是要柳钢?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一道世纪考题摆在柳州面前。经过20多年的探索,柳州用产业转型的实践,破解了发展难题。

变形

从酸雨之都到绿色城市

蒙蒙细雨中,记者登上了位于柳州市中心的帝王大厦,这座303米的建筑,是广西的最高点,可以俯瞰整个柳州城。

朦胧的雾气笼罩着城市,在鳞次栉比的楼房之间,绿色若影若现。柳州市园林局总工程师黄旭慧介绍,市民出门平均300至500米以内就有休闲绿地、公园或广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46平方米。

除了园林,呈现出绿色的还有江水,柳江穿柳州城而过,在市中心绕出一个近似圆形的回头弯,从地图上看,如同翻倒的数学符号“Ω”,江水澄澈,从高空看,仿佛一枚翡翠戒指。

“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西面那一片蓝色屋顶的厂房就是柳工集团。”柳州市环保局总工程师覃国琴介绍,过去市区大小30余个排污口污水直排柳江。

覃国琴是老柳州人,儿时的柳江是黑臭的,柳江边一个印染厂的排污口,黑色的污水如同瀑布一般倾泻而下。“现在,‘黑瀑布’已经被人工景观瀑布所取代。”覃国琴说,这里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转型

从污染源头到绿色工厂

对柳州来说,从“酸雨之都”到“生态之城”的转变并不轻松。

上世纪90年代,在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时候,关于“要柳州还是要柳钢”的话题在全市引起讨论。柳州下定决心:鱼和熊掌都要兼得,既要柳钢,又要碧水蓝天。

治污先“治本”,柳州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1992年开始,全市强制淘汰工艺落后的工业锅炉,随后制定了一系列管控二氧化硫排放的措施,将总量控制区内的重点二氧化硫排放源全部纳入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扼住了酸雨形成的源头。2006年,柳州顶住压力,关停了有半个世纪历史的“摇钱树”柳州锌品厂。

伴随关停并转,一场产业转型的攻坚战在柳州打响。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柳钢集团,只见废渣有序堆放、废水清澈无味……曾经的污染源,如今已经变身绿色工厂。柳钢集团董事长潘世庆介绍,今年3月,绵阳市发展改革系统考察组到柳州考察,专门到集团了解产业转型的经验。

柳钢集团先后投入70多亿元治理废水、废气、废渣。“我们所有的生产工序均配套了废水循环处理系统,每年综合处理利用废水约6000万吨,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8%以上,基本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潘世庆说,柳钢年产钢从100万吨发展到1250万吨,污染排放量不增反降。

为了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柳州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通过燃料结构调整,提高气化率降低用煤率;大批工业企业“退城进园”,改变工业区混杂在居民区、商业区的情况;严把“进口关”,对工业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我们在重点工业企业的烟囱上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只要超标排放立即会被发现。”覃国琴说。

蜕变

从工业城市到“网红”旅游地

工业转型的同时,柳州大力改变城市形象,累计投入资金50多亿元,启动“百里柳江”市区河段综合治理项目。如今的柳州,已从老工业城市转变为国家园林城市,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

柳州还是“网红”打卡城市。2012年,柳州提出打造“花园城市”,改造提升城市园林景观。过去三年,柳州累计种植60多个品种植物560多万株,初显“全市绿树成荫、常年景观丰富、四季花开不断”的生态花园城市效果。

近年来,柳州不仅捧回了“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还凭借“柳江环境整治项目”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为工业城市建设宜居城市的范例。

环境保护稳步推进的同时,柳州工业经济也在持续快速增长。以汽车为例,2000年柳州的汽车产量仅有11万辆,2017年汽车产量超过250万辆,接近全国汽车总产量十分之一,在全国城市中保持前三。

(据11月13日《四川日报》4版)

新闻推荐

柳州供电局11月26日至12月2日对外停电计划

以上工作遇雨改期,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供电局许可在上述停电线路进行工作。如需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电力供应信息,欢迎拨打...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