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娃回家路画出和谐同心圆

广西日报 2018-11-16 07:54 大字

有感而发

林双

据《南国今报》报道,11月12日下午,柳州市鹅山路小学两名小学生在学校附近“捡”到一名哇哇大哭的3岁男童,于是好心地带着孩子去找家长,经城管队员和柳南巡警大队警务中队民警帮助,终于把孩子送回家长身边。

《孟子》中有一句话,“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也。”两位“捡”到迷路小男孩的小学生、正好巡查路过的城管队员、将孩子带回警务站休息的民警,这件事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可贵的赤子之心。

两名小学生面对哇哇大哭的迷路男孩,主动施以援手;上课时间到了,路过的城管队员及时接手,由于问不出孩子的姓名和住址转而求助警察;民警通过110报警系统替孩子找回父母……在这场爱心接力中,每一个环节的“路人”都没有袖手旁观,而是急人所急想人所想,避免了有可能骨肉分离悲剧的发生。急难之时最见人心,这场无缝对接的爱心接力,彰显了社会正能量,更难能可贵的是背后的“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出自纯真本性,没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往往带着不问得失的“傻气”。而这种“傻气”或许就是朋友之间所推崇的仗义、社会上所呼吁的道义。对于跟自己并无利益相关的事情,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的社会就会在这种明哲保身的“圆熟”与“世故”中变得越来越冷漠,人的道德素质趋于向下流动。

社会由每一个个体组成,通过社会关系的链接形成命运共同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任何公共事件人们都无法置身事外。因此,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尤为重要。比如在职场上,如果多一点赤子之心,敢于担责任、挑担子,不仅对于个人工作会大有促进,对于单位或许也是发展的助力。比如在生活中,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施以援手,或能解其燃眉之急。在社会管理上也是如此,职能部门不妨多一点“赤子之心”,主动作为,推动社会进步。

社会风气的转变与进步,都是通过一件件小事逐渐累积起来的。这次送娃爱心接力的轨迹,画出了一个充满爱心的同心圆,让人们从中看到了一幅温暖和谐的画面,看到了公众道德素质的普遍提升,看到了满满的正能量,值得点赞。

新闻推荐

糖尿病也能致盲 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最少做两次眼底疾病检查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在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柳州市眼科医院)开展的大型专家义诊活动现场,专家发现,很多老年人对糖...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