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来袭 这些“坑”要记

柳州日报 2018-11-09 09:25 大字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即将来临,各大电商平台和商家的“双十一”广告早已铺天盖地,“付定金立减”“领券满减”“1元抢券”等等,一方面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另一方面又难免混淆视听。

“双十一”消费者容易遇到哪些“坑”?又该如何避免?

别省了钱却伤了心

去年“双十一”当天,韦女士在天猫商城的某官方旗舰店买了一部iPhone8手机,享受活动折扣后仅花6738元。但收到手机第二天就发现有质量问题,经过售后检测,商家要求韦女士在网站申请退货。

退货后,韦女士又重新拍了一部手机,没想到收到后也有质量问题。虽然商家再次同意退货,但此时“双十一”活动已经结束,重新购买的话要贵将近400元。于是韦女士申请换机,但网站客服却告知无法处理,只能申请退货,并且愿意补偿韦女士200元。

小心“狸猫换太子”

廖先生去年11月12日在京东商城兵行者旗舰店购买了一条特价裤子,当时标注商品原价125元,特价85元。收到裤子后,他发现裤子的吊牌上写的品牌名称是执政官,款式也与自己在网上看的不一样,网站宣传是百分百纯棉,但吊牌上写的含棉量不到90%。“更让我无法接受的是,裤子上还有两个像是被钩破的洞。”廖先生说。他当即找商家,要求换一条新的兵行者品牌裤子,但商家只答应作退货处理,双方协商不下,廖先生只能向12315中心投诉。

别让网购成“折腾”

今年9月4日,张女士在京东商城上购买了一台429元的先科牌DVD,次日收到后验货发现机子表面有刮痕,而且包装很粗糙,她怀疑是翻新机,于是申请了退货。6日,张女士重新拍了一台,但试机时发现播放碟子没有反应,无奈之下又申请了退货。10月24日张女士再次到京东商城上购买,但当天收到的机子与第一台一样,外包装破旧,而且表面有刮痕。连续购买了三台机子都存在问题,张女士对京东商城的商品质量表示质疑,又一次进行了退货。多次折腾后张女士心力交瘁,对此商品已失去信心,放弃购买。

网购记得“留一手”

根据12315平台数据显示,每年11月、12月属于网购消费投诉高峰期。柳州市2017年这一时段收到网络消费咨询、投诉、举报共308件,同2016年相比增长136%,连续两年增长率超过100%。商家虚高原价、售卖假冒伪劣商品、逃避“三包”售后服务等行为一直为网购消费投诉热点,另外,由于网购经营者大多数都不在本地,消费者没有保留凭据、商家沉默不处理、无法核实商家具体信息等情况,对消费者异地投诉维权都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因此,柳州市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理性购物、注意信息安全、选择正规网站、熟读促销规则、及时验货并保留凭据。消费者如果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商家无法妥善处理的,可以及时向网站或者商家所在地的相关部门反映。

本报记者 荣瑶

通讯员张婷

新闻推荐

两叛逆青年 街头偷电动车 均已被刑拘,收赃者同被行拘

通讯员陈曦晚报讯两叛逆青年相识于网吧,平时花销大,手头又没钱。近日,他们因盗销电动车被民警抓捕。11月4日上午8时许,事主周...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