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一批主要来自上海的创业者到柳州西郊一片荒野开建柳工厂房如今,柳工在100多个国家有300多家经销商,迈向“制造业世界级名企”柳工的“上海气质”进化成“

南国今报 2018-07-16 17:59 大字

吴富龙(右)和老伴经常从报纸、电视上了解柳工的动态。今报记者周育舟 摄 1966年柳工试制成功Z435装载机,这是中国制造的第一台轮式装载机。资料图片

今报记者周育舟通讯员邱玲刘小姣专题策划:何继权

柳工是一个让柳州人自豪的名字,它的全称是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南极科考、震区救援、海外建设……世界各地随处可见柳工产品的身影。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如今成就斐然的柳工,在60年前只是一片几乎一无所有的荒地。

1958年,500多名从上海和其他地区来到柳州的创业者,响应国家支援边疆的号召,怀着激情和使命,在柳州西郊一个叫“龙腾背”的荒野开始建设柳工的厂房。他们克服了无厂房、无设备、无技术等一个又一个困难,用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创造并改写了历史。

支援边疆他们举家从上海到柳州

今年86岁的吴富龙是柳工建厂元老级的人物。1960年,他和爱人主动要求支援边疆建设,向上级打申请报告得到批准后,便扛上行装,坐了30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到柳州。一下车顾不得把东西放下,两人就来到柳工厂里报到。

吴富龙至今还记得,他到柳州那天是1960年5月20日;来到厂里后,看到的到处是比人还高的茅草。那时工厂只有一个车间,周边的农民天天从厂里经过,农民养的鸡鸭经常跑进车间里,生产条件十分简陋。

和生产相比,当时的生活保障也好不到哪里去。吴富龙说,那会儿柳工还没有宿舍区,厂里只能在鱼峰路一带租房,暂时安置工人及家属,上下班路途较远。

年近60岁的张友玉是第二代柳工人。1959年底,刚满月没多久的她便和父母还有几个哥哥从上海来到柳州。张友玉的父亲来柳州之前在上海华钢厂工作,有一手过硬的铆工技术。

张友玉说,一家人刚来柳州时她还不记事,当时是什么光景并不知道;开始记事时,她就记得那时一家人住在一栋3层高的红砖楼里,3户人家共用一个厨房和厕所,做饭、上厕所都得排队。

虽然条件十分艰苦,但吴富龙和其他从上海来的工友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生产学习中。他跟着上海师傅学习铆焊,边做边学,凭着一股肯学肯钻的劲儿,练就了娴熟的技术。

攻坚克难

造出中国第一台装载机

1965年,柳工决定选取轮式装载机作为方向性产品。然而,当时厂里95%以上的职工都没有见过装载机的样子,国内也没有其他生产厂家可借鉴。装载机在那个年代,无疑属于“高精尖”的产品,没有图纸、没有零件、没有设备,想要制造出一台装载机的难度可想而知。

“都说上海人精明,我这个上海人应该是把所有的精明都用在研究装载机上了。”吴富龙说,当时为了研究装载机的各种构造和零部件,厂里买回来一台日本生产的125A装载机样机,参与设计、制造装载机的工人们就对着这台样机不停研究,各种零件拆了装、装了拆,最终设计出了图纸。

图纸有了,还需要用各种零部件组装拼接,才能制造出装载机。但是,很多零部件当时市场上根本没有,于是工人们又自己设计、制造出生产零部件的机器。

吴富龙记得,那段时间,他每天吃过早饭就匆匆赶到车间,加班也是正常不过的事,通常情况下,晚上八九点下班算是比较早的;遇到难啃的研制任务,甚至整夜不休,他曾有过两天两夜连轴转、不眠不休的纪录。

在研制装载机制动系统时,有一个技术问题难住了技术员们:只要机器一接电运行,制动系统就会烧坏轴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员们先后更换了调速器、接线箱,甚至电缆,仍然没有解决问题。

吴富龙把被烧坏的轴承拆下来仔细研究,又把样机制动系统拆开,最后发现厂里研制的轴承与孔的间隙配合比较紧,当轴承高速旋转时,由于配合过紧导致被烧坏。他和技术人员沟通后,对轴承配合工艺工作了改进,再试,果然没有之前的问题了。

在第一代柳工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共同努力下,曾经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个难题被攻克。1966年10月1日,中国第一台轮式装载机在柳工研制成功!

不断开拓柳工产品走进海外市场

第一代柳工人有很多都是从上海过来的,精明能干、注重细节、开放融合都是典型的上海气质,这种气质让柳工从诞生之初就带有锐意进取的锋芒。从生产全中国第一台轮式装载机开始,到如今拥有全系列丰富的工程机械产品线,柳工已迅速成长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佼佼者,并朝着“制造业世界级名企”昂首奋进。

经过15年的国际化征程,如今的柳工有遍布100多个国家的300多家经销商,可为全球客户提供柳工专业的本地化服务。还有12家海外营销子公司及配套的配件中心、海外制造基地,为柳工的海外业务提供支持。

长期关注柳工的英国工程机械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大卫·菲利普斯评价说,柳工进入国外市场时,采用了更加彻底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商务政策:一旦合作中遇到问题,不回避,不推诿,而是按照国际行业惯例积极解决;在海外代理商开发时,不为一时小利所动,注重长远发展,积极保护代理商的利益……这些做法让柳工脱颖而出,在海外市场树立了独树一帜的企业形象。

今天的柳工在国际化之路上已完成国际营销、国际制造和国际并购三级跳,在国际化的驱动和牵引下,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能力,让地处中国西南一隅的本土制造企业,成长为可与跨国企业同台竞技的“国际范”十足的国际化公司。

新闻推荐

布好土地“棋盘” 打好规划“算盘”

开栏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勾勒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路线图,“国土空间开发...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