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闪闪亮 精神代代传 记有53年历史的柳州机车车辆厂“雷锋街市”

柳州日报 2018-03-13 10:56 大字

志愿者在给自行车充气。

免费理发,修电器、钟表、电脑、缝纫机,磨刀……3月10日,位于革新路的“雷锋街市”熙熙攘攘,450名“雷锋”紧张忙碌着,而广大市民则尽情享受“完美的服务”。

“雷锋街市”是柳州机车车辆厂党委1965年倡导创建的品牌,践行雷锋精神至今已53年。如今,这些“雷锋”中有年逾花甲退休后还坚持做好事的“老雷锋”,有身残志坚的“硬雷锋”,有刚参加工作朝气蓬勃的80后、90后“年轻雷锋”,还有稚气未脱跟随父母来的“小雷锋”。

“老雷锋”:一家三代齐上阵

“刚摆好椅子,就有人来理发了。”75岁的韦天华说,“顾客”没有间断过,他一直站着,一个接一个地剪,没空喝一口水,直到3把理发剪的电量耗尽,这才收工。

韦天华说,他从1965年学会理发开始,一直义务理发,坚持了53年。起初学理发,是为了方便村里的乡亲。后来去参军,战友们知道他会理发,经常来找他。一传十、十传百,他便成了连队里小有名气的理发师。他1970年复员分配到柳州机车车辆厂锻工车间工作,每年3月都会参加“雷锋街市”活动。

在韦天华的影响下,他的女儿、女婿和外孙女都加入了“雷锋街市”活动。当天,这个“雷锋家庭”齐上阵,女儿和孙女缝纫锁边,女婿修理电器,成为街市一道靓丽风景。

“小雷锋”:在学雷锋中长大

“第一年来这里就是闲逛,那时我还小。”12岁的鹅山路小学五年级学生于博文,参加学雷锋活动的时间已长达8年。他说,从4岁开始,妈妈每年参加活动都带上他。他从开始的闲逛,到后来按妈妈的要求“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帮打杂,再到今年亲自动手擦皮鞋,终于被熏陶成街市年龄最小的志愿者。

当天,于博文的感受是“学雷锋的人很多,好心人越来越多”,而他平时也按老师的要求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不失时机地学雷锋做好事:在学校,把垃圾捡进垃圾桶,帮同学找文具,帮老师搬作业;在小区,帮邻居伯伯扛米、打水等。

于博文说,他们班做好事的同学也蛮多,而且都是自主学雷锋,不用人提醒。于博文的妈妈说,他从小接受学雷锋教育长大,深受“雷锋街市”这种浓郁的中华传统美德文化熏陶。让儿子也加入其中,是希望雷锋精神代代传承,让他明白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健康成长。

“硬雷锋”:以己之力能帮就帮

在“雷锋街市”拄着拐杖为民服务的力明格外引人注目。

今年39岁的力明是柳州机车车辆厂的子弟,夫妻俩都是残疾人,小时候做过裁缝,21岁时他和爱人分别被厂里照顾安排在“工业公司”工作。10多年来,心怀感恩的他,每次“雷锋街市”活动,他都会拄着拐杖参加,义务为居民磨剪刀、菜刀。

“从懂事开始就知道家门口有人免费维修家电,每年3月看见父辈们在‘雷锋街市\’做义工,都忍不住去帮忙。以前都是别人帮助我们,现在我也要尽力帮助他人。”力明说。据了解,厂里像力明这样的“硬雷锋”还有不少,有义务修电单车、手表的小儿麻痹患者刘顺福,有长年义务修表的残疾人彭永亮,还有打着哑语义务擦皮鞋的聋哑人苏洪芬——她年轻、勤奋、美丽,每次义务服务脸上都露出灿烂的微笑,丝毫看不出她与正常人有什么差别。

本报记者

陈健明唐小玉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推举一批诚信金融企业、诚信市民为柳州诚信代言 2018南国今报“金融诚信榜”大型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中国建设银行柳州分行的工作人员耐心为市民解答金融问题。南国今报金融诚信榜今报记者李宁琳文/图“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到来。3月11日,南国今报“金融诚信榜”大型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本...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