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管控“救命药” 还得靠制度 访市政协委员、市柳铁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唐召力

柳州日报 2018-01-12 09:53 大字

在家时备居家常用药、住院时按医嘱服药、病危时用救命药……药品,与众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如何改变某些“救命药”(抢救药品)价格暴涨甚至断供,导致危重症患者无药可用的现状,是市政协委员、市柳铁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唐召力最为关注的问题。他建议,柳州市应建立《抢救药品储备及保障供给制度》,以确保抢救生命有药可用。

从医三十载,现任市柳铁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的唐召力,见证了太多生命游走在死亡边缘的时刻。他说,医务人员与死神赛跑,拼的不仅是技术,还有有效的药物。2015年5月,有关部门联合发文,决定对非特殊药品不再实行最高零售限价管理,部分药物价格逐渐上涨。其中涨幅最为明显的,是一些抢救危重症患者的“救命药”。如治疗心力衰竭的药品“地高辛”,价格迅速从原来的1瓶(100片)6.7元暴涨到68元。2017年以来,抗休克药品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从原来的不足1元,先后涨到49元和10.70元,还在全市数次断供,严重威胁到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这类药物,在抢救病人时用量颇大。高昂的售价,即便有医保做后盾,还是让患者不堪重负,也不利于医务人员抢救病人。

为此,唐召力建议,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等9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应该建立《抢救药品储备及保障供给制度》,并由相关部门具体落实。

唐召力补充道,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出符合柳州市实际的《柳州市抢救药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根据《目录》统计出上年度全市抢救药品的用量。按照《目录》和上年度全市抢救药品统计用量+预计增长用量,政府拨预付款采购并储备本年度的抢救药品基数,确保全市各医院抢救药品的供应。

本报记者 荀诗媛

新闻推荐

寒冬暖流 流入人心 自治区总工会来柳“送温暖”

日报消息(记者韦斯敏)昨日上午,自治区总工会与市总工会领导到柳州市园林职工之家开展2018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慰问柳州市园林系统工会困难职工,给他们送上关爱和祝福。今年柳州市首次实行元旦、...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