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声音好听爱学习 为民解忧心欢喜——掀开面纱请看捍卫百姓利益的市政府热线接线员

柳州日报 2017-11-10 16:28 大字

“你好,这里是政府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每当市民耳旁萦绕着这句曼妙的声响,“受伤”的心灵便找到了避风港。无论是清晨或是深夜,12345政府热线接线员一直守候在电话旁,只为给市民撑起保护伞。

“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特性让接线员在市民心中变得尤为神秘,11月6日记者走进政府热线受理与转办大厅,近距离接触电话那头的接线员们,将其神秘的面纱一一揭开。

面纱一:

服务争优 学无止境

在政府热线受理大厅内,只见14位接线员精神抖擞、穿着统一、坐姿端正地在自己的位置上有条不紊地倾听、记录、解答着来电市民的疑问与诉求。而在转办大厅里8位接线员不停地将受理大厅传来的市民反映情况分类,并通知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处理。无论是受理还是转办大厅内的接线员,都并未因为自己处在电话的另一端而忘记脸上的微笑。

在许多市民眼里,接线员的工作似乎没有太大技术含量,只要声音好听、吐字清晰就可以了,所以接线员常被贴上了“花瓶”的标签。但作为搭起政府与市民沟通桥梁的他们,是否真的如此“中庸”?答案是否定的。

今年,是陈姐(化名)在政府热线工作的第13个年头,谈起接线员的工作陈姐评价道:“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声音好听、吐字清晰是接线员的基本素质,但仅靠这两个优点还不足以在政府热线接线员的行列中站稳脚跟,我们不仅要具备服务行业所有优点,更要充当好群众的倾听者与政策法规的传递人。”陈姐说

虽谈不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接线员必须上知政策法规、下知大街小巷,所以不断学习也是政府热线接线员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那厚厚的培训用书里涉及了柳州市政策法规、职能部门责任划分、服务用语、服务忌语、城区(县区)道路划分等诸多内容,陈姐说,每年来应聘的市民都将近有三成左右会被这本培训用书所吓跑。

面纱二:

换位思考 处置迅速

据接线员小唐(化名)介绍,由于他们面对的都是困难缠身的市民,所以会时常碰到一些态度过于偏激并以辱骂、威胁、讽刺等态度投诉的市民。“我们年轻的接线员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没受过太多委屈,来到这个岗位后,可以开玩笑地说,把之前所欠下的委屈都受完了。”

面对来自市民不太友好的态度,政府热线接线员们总是秉承着换位思考的态度去应对。接线员小郝(化名)说:“市民之所以会生气发火,一定是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能打电话给我们就证明相信政府相信我们,我们只要耐心安慰他们,引导他们说出述求并尽力解决,他们的火气也就随之消散了。”

谈到接线员的骄傲,陈姐说,实实在在解决老百姓遇到困难后产生的成就感,这也是支撑着她13年无怨无悔坚守岗位的动力。8日晚8点半,市民张女士反映龙静路整条路的路灯不亮,经接线员小林(化名)转办给城市照明管理处,当晚9点50分恢复了灯亮;9日凌晨1点,市民李先生反映柳邕路柳邕一小斜对面马路有人划拳噪声扰民,经接线员小刘(化名)转办给民警,半个小时后噪音被制止……处置迅速已成为他们的作风。

作为倾听者的他们其实也想向市民倾诉:“希望广大市民能多一些理解与尊重,我们并不是摆设,更不是花瓶,只要你有困难,我们就会倾尽全力解决。”

日报记者 文鑫豪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谢谢老铁!对对对”:快手最红奶奶和背后城中村的年轻推手

两位奶奶和年轻人一起表演尬舞本文图均为深一度微信公众号图81岁的韦玉琴弯腰接过水果,还没来得及说谢谢,穿着超短裙,踩着松糕鞋,挑染着几缕红头发的女孩,两根剪刀手指已经比到了她脸庞前:“宝宝们,你们...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