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死刑犯在最后的时光悔悟 ——柳州市第二看守所民警李勇的故事

南国今报 2017-09-24 18:41 大字

李勇在第二看守所的心理咨询室中与在押人员谈心。

2017·柳州警察故事

今报记者钟华文/图

当尹某得知自己就要被执行死刑时,他并没有像大多数死刑犯一样站不起来。他告诉民警,要自己走出监舍。尹某犯的是抢劫杀人罪,一审被判处死刑后他甚至没有上诉。柳州市第二看守所管教民警李勇与尹妈妈的联手教导,让尹某认识到了自己罪恶深重,他是真心实意地认罪伏法。

在这里管人不同于带兵

今年41岁的李勇,6年前从驻柳部队转业到柳州市公安局,成为了第二看守所的一名管教民警。在部队积累了丰富带兵经验的他,本以为在看守所中管人应该也不难。可是经过最初的一段时间后,他却发现管教在押人员与带兵完全不同。军人几乎都能严格遵守纪律,而在押人员却是因为触犯刑律才被关进看守所的。

为了能尽快胜任管教民警的岗位,李勇一方面加强了法律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不断摸索管教效果更好的工作方法。6年来,他先后通过了法律专业本科的自学考试,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资质,并在工作中摸索出一套与在押人员家属密切配合的管教方法。

6年时间,李勇从一名新警逐渐成长为管教能手。他先后4次荣获柳州市公安局嘉奖,一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两段视频让死刑犯悔悟

在李勇管教过的在押人员中,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尹某。2015年4月,53岁的尹某因为涉嫌抢劫杀人被柳州警方抓获。他被送进第二看守所后,羁押在李勇负责的监栋中。

尹某抢劫杀人的恶行,是在他吸食冰毒后干下的。在此之前,他曾因抢劫被判过刑,算是累犯。李勇通过监栋中安装的监控系统观察到,尹某总是长时间坐着发呆,不与同监舍的其他在押人员交流。李勇通过与尹某谈话发现,尹某最担心的是家中八旬老母无人照顾。尹某告诉李勇,由于母亲过分疼爱他,所以与其他子女存有芥蒂。

为了让尹某能安心悔罪配合管理,李勇向看守所领导请示后,对尹某家进行了家访。他把尹某的问候和担心,带给了尹妈妈。尹母是一名退休教师,身体还算硬朗,能买菜做饭照顾自己。尹母托李勇带话给儿子,说她身体还好,让尹某在看守所认真反思自己的罪行,要认罪伏法。此后,母子俩经常通信。李勇在依法检查信件时看到,家访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给儿子的信件中,尹母一直在劝导儿子配合民警管理,认真反思罪行。

去年3月,尹某被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李勇在征得领导同意后,再次探访尹母。这次,他给尹母带去了一段视频。这段视频是利用执法记录仪录制的,尹某在视频中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以及收到死刑判决后的心理挣扎。尹母也拜托李勇给尹某捎回了一段视频。经过尹母的视频开导,尹某的心情才渐渐平静下来。

在法律规定的上诉期限内,尹某没有上诉。他在人生的最后时光里幡然悔悟:死刑判决是他罪有应得。

帮教不良青年痛改前非

李勇运用这套与在押人员家属密切配合的管教方法,令许多误入歧途的年轻人痛改前非。

去年4月,17岁的男青年小潘因为盗窃电动车被抓获,这已是他第二次被送进看守所了。两次偷车,小潘都是为了吸食K粉筹措毒资。2015年3月,小潘第一次被抓获时,由于潘母积极退赔,得到了受害人的谅解。再加上小潘还未成年,他获准免于刑事处罚,只在看守所里呆了两个月。

小潘离开时,李勇叮嘱潘母,最好让孩子换个环境,更有助于他戒掉毒品重新开始。潘母听取了李勇的建议,换掉了小潘的手机号码,把他送到广州的亲戚那里打工。令人没想到的是,柳州的“老朋友”通过微信联系上了小潘,还转钱给他买车票回柳州。在潘母不知情时,小潘回到柳州,与同伴继续偷车吸毒。

小潘再次被送进第二看守所,李勇通过与他多次谈心,取得了小潘的信任。小潘为了表达自己痛改前非的决心,把QQ、微信的密码全部告诉了李勇。李勇把这些密码提供给潘母,让家属妥善处理了这些社交账号。

去年12月,小潘刑满释放。在李勇的建议下,潘母把小潘送到了上海打工。小潘至今没有回过柳州,也没有再吸毒犯案。

新闻推荐

大篷车明日进银柳 将带来厨艺大赛、文艺表演等精彩活动

9月24日上午,南国今报·鲁花社区车将开进银柳社区。据了解,目前各项活动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只等居民朋友们前来参与”。22日,很多居民通过今报预告新闻,得知了大篷车即将来社区的消息,纷纷表示期待...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