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出“金元宝” 结出“致富茧” 鹿寨县黄冕镇发展种桑养蚕特色产业助力村民脱贫增收

柳州晚报 2020-07-03 12:11 大字

潘建勇在小蚕室查看小蚕。蚕架上未处理的蚕茧。石门村贫困户韦栋武(右一)和妻子在示范园利用机器摘蚕茧。黄冕镇石门村产业扶贫示范园。

记者 冼冰 黄蕊

夏日蝉鸣,绿意桑田。走进鹿寨县黄冕镇的村庄,随处可见绿油油的桑叶迎风吐绿,桑叶绿满村庄,带给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希望。6月30日,“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鹿寨县黄冕镇。黄冕镇是有名的“桑蚕之乡”,通过大力发展种桑养蚕特色产业,村民们种桑养蚕结出了“致富茧”,脱贫增收走上了致富路。

走进黄冕镇盘龙村村民潘建勇的家庭农场,小蚕共育室里的300多张“蚕宝宝”已经长到三龄,当天下午就可以出售给各村的养蚕户。潘建勇从2011年起开始规模养殖小蚕,通过到县、乡有关部门举办的学习班学习,经过不断摸索与实践,掌握了一套过硬的小蚕共育技术。由于小蚕质量好,他每年饲养的一万多张小蚕在蚕农中供不应求,辐射带动石门村、盘龙村、改江村、黄冕村等村民及贫困户一起养蚕。前两年,他又建起了350多平方米的小蚕共育室,还得到了250元/平方米的政府补贴建设资金,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目前已带动近两百户村民(其中贫困户约50户)养蚕,为附近村民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

贫困户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是条路。近年来,黄冕镇通过创建蚕桑产业致富联合体,打造桑蚕乡村产业示范园,升级改造一批标准化、半自动化大蚕房,推动蚕桑产业快速发展。

黄冕镇石门村是“十三五”贫困村。为助力村民脱贫,黄冕镇在石门村创建了扶贫产业园,建设了18个标准蚕房,运用轨道喂蚕、自动化上蔟、水帘空调补湿降温等先进技术,使养殖数量比传统养殖模式提高50%以上。2017年,石门村已实现整村脱贫。

韦栋武曾经是一名贫困户,由于家里两个孩子上学,自己又遭遇车祸,因病因学返贫。2017年,在政府的帮助下,他租用了6间蚕房,通过种桑养蚕于2017年成功脱贫摘帽。“以前在家养殖,因为技术不到位,养的蚕质量不高,现在运用标准蚕房喂养技术养蚕,省工、省力、省时、省空间。”韦栋武告诉记者,2019年,他一年的养蚕收入达到了11万元。

黄冕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郭佑明介绍,该镇坚持“一乡一品”发展思路,创建黄冕石门蚕桑产业致富联合体,打造桑蚕乡村产业示范园、示范点5个,辐射带动旧街、古赏、黄冕等村屯种桑,桑园面积达2.5万亩,升级改造标准化、半自动化大蚕房8000㎡。2019年,全镇鲜茧产量达420万公斤,实现产值2.12亿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900元。

新闻推荐

聚力“六稳”“六保”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日报消息(记者陆晓艺)6月24日,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郑俊康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会...

鹿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鹿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