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民党元勋”家庭的“决裂”(上) 不省心的周家孩子们
周民震和周民霖兄弟周公谋
对于恩师丘行的离世,周民震和周民霖兄弟俩都感到万分痛惜——在课堂上,他们深受丘行的影响,后来都在文学创作方面颇有建树;在生活中,他们与丘行亦师亦友,感情深厚;在组织里,他们与丘行是生死与共的同志,长期并肩战斗,且多次重大的人生选择都极为相似。
同样是在1949年9月,丘行选择冒死杀个“回马枪”时,周民震和周民霖所在的鹿寨(当时称榴江县)周家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年仅10多岁的周民震和周民霖决然离家,鼎盛的周家由此突然分崩离析,成员各自奔命,这在鹿寨当地引发了一场不小的“地震”。
“我们的选择无怨无悔!”2019年3月26日,周民震和周民霖在南宁向寻访组再次谈及自己年少时那次与家庭决裂的事,依旧神情坚定。
1名门周家
翻开柳州鹿寨的近代历史,周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事实上,周家并非之前就有名望。
周家人一直生活在鹿寨县一个壮家小山村,祖辈为乡野农耕之人,生活较为艰难。19世纪末,周家黄氏生下一个取名周公谋(即周民震和周民霖之父)的独子,这个孩子从小天资聪明,学业出众,虽然在偏远落后的乡村私塾读书,但其总能提出一些新问题、新思考,让师爷不知如何回答。旁人都说这是个让人头痛的小孩,但周家人独具慧眼,认定小孩怀有奇才,是全家未来的希望所在。
于是,周家决定变卖田产,要把小孩送去外地求学深造,以功成名就,光耀门庭。清末的一天,鸡叫三遍,天未破晓,周家亮起了橘黄的火光,周家黄氏早早起来收拾着担子,一头是粗布棉被,另一头是裹着衣物的包袱;已是少年的周公谋也兴奋地爬起来,将红薯芋头装满干粮袋,然后把书本、笔墨纸砚装进书包。不久,两人穿着草鞋出发了,沿着一条条崎岖小路,走向100多里外的桂林府。
黄氏把周公谋送到桂林,交了入学银两,安排好食宿,并把一双亲手做的布鞋给他穿上。“要争口气,别让人看不起我们!”临别时,黄氏进行了特别交代。语毕,黄氏转身光着脚板一步步走回山村。
如此辛酸的求学情景让人动容,但周公谋没有按照家人期盼的那样安心读书考功名,他在学校迅速接受了反清革命思想,与一帮革命青年“混在一起”,聚众热议朝廷的腐化衰败,以及各地风起云涌的革命思潮。这很快引起了教育当局注意,还派了一名督学大人到校训诫,周公谋被指定在台上做记录。当督学造谣革命党人杀人放火祸害社会时,周公谋怒不可遏地站起争辩,督学当即斥骂,他一怒之下拿起桌上的石砚向督学砸去。数百学子见状纷纷呼应,都冲上台驱赶督学。
事后,周公谋和一些激进的同学被捕入狱。所幸校方颇有背景,通过说情后以开除学籍了事。周公谋被赶出学校后,对清政府更加充满仇恨,他开始暗中接近在桂林的秘密革命党人,并破指血书,立志反清。在革命党人的协助下,周公谋走上了更为广阔的革命道路,他去了上海,进入复旦公学深造,正式加入上海革命党的组织,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两年后,周公谋与革命党同学结伴赴日求学,还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组织。
周公谋从此经常聆听孙中山的教诲,并在毕业后留在了孙中山身边工作。“五四”运动爆发后,周公谋奉命回到广西活动,取得了较大成效。孙中山先后派任他为桂林县县长、大本营兵工委员兼东芜县县长等。孙中山辞世后,周公谋担任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后来还被授予“国民党元勋”称号。周家也因此声名远扬,显赫一时。
2抗战县长
按照周公谋的资历,他原本应该会在官场上大有作为,可由于国民党内部派系纷争,他不受蒋介石派系待见,只是挂了些虚职闲差。后来,周家真正赢得百姓认可的是,他们在抗战时期的贡献。
周公谋虽曾留学日本,但对日本侵华深恶痛绝,因此他一直是国民党内主张抗日的人士。“九一八事变”后,周公谋愤然赋诗一首,表达他抗战的强烈心志:“危楼一夜风兼雨,黯淡河山撼怒潮。四万万人同人梦,共谁拔剑舞中宵。”“七七事变”后,周公谋带领全家回到桂林,后又迁往鹿寨老家,他始终主张积极抗战,公开表达抗日决心和胆识。
1944年秋,榴江县、中渡一带沦陷,周公谋全家原本可以撤退至大后方,但他执意留在家乡,利用自己在家乡的号召力,组织民团抗日。周公谋把全家老小安顿好后,组织敌后抗日武装,而周母黄氏病卧在床,又担心儿子的安危,周妻则整天以泪洗面。一个多月后,周公谋才重新找到家人。原来,榴江县县长逃走了,社会各界及柳州专员公署专员尹承刚拥戴周公谋出任县长,领导地方抗日。刚开始,家人都表示不理解:战火纷飞,去当这个无钱无粮又无军警的县长,不是伸头给敌人去砍吗?你们那几个虾兵蟹将能掀起什么大浪?
周公谋却坚定地表示,这是“临危受命”,为了保家卫国必须挺身而出。最后由于周妻出主意,周公谋决定带着全家人去榴江拉沟“走马上任”,他用马驮着两个年幼的儿子,用轿子抬着母亲,自己一路徒步。为了避开日寇,一家人只好走深山老林里的羊肠小道,折腾了两三天后,周母病情加重,又因找不到医生,在半路便病逝了。周公谋匆匆下葬母亲,袖戴黑纱继续奔赴抗日前线。
周公谋上任后,公开发表“抗日宣言”文告,榴江一带山区村寨顿时形成了抗日中心。打散的国军、走失的警察保安、散兵游勇、民间自发武装、地主庄园的卫队甚至赌场的保镖、打家劫舍的山匪等都派人来联络,请求编入抗战队伍,甚至周围一些县的武装,也打破界限前来聚集,附近修仁县的县长主动来商讨联合抗日。周公谋广泛联络各部力量,给予各种抗日军番号,如“抗日别动队”“抗日保安团”等,这些民团式的抗日武装,经常攻打零星的日伪军警,破坏交通线,骚扰城镇敌巢,劫掠敌人枪支物资,杀敌领赏,护家保村。
官方史料中,还有一段关于周公谋亲自率队阻截日寇船队的记载,他挑选了十几名青壮年,教他们学会一些常用的日语,然后扮成一小队日军,引诱洛清江上的日寇船队靠近。周公谋一声令下,向日寇猛烈开火,三两下就把船上押运的日本兵全部消灭掉,迅即运走战利品。抗日烈火从拉沟大山深处蔓延开来,迫使日寇龟缩县城,不敢放肆出来祸害民众。
3周家五子
周家的小孩们也是当地群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我是父亲第六个子女,如果把夭折的两位哥哥算上,我应排行第八了。”周民震告诉我们,父母养育了一个大家庭,其中包括他在内共有5个儿子,且都从小给予了良好的教育。大哥周一峰,又名周民风,1915年1月28日出生于上海,先后就读于上海浦东中学、复旦大学。其他几个子女也进入名校求学,都学有所成,年纪最小的周民震和周民霖先后在桂林读小学,之后转到柳州龙城中学读初中。
在他人眼里,周家不仅人丁兴旺,而且人才辈出,让人心生羡慕。然而,周公谋却在儿子们身上看到了自己年少的影子:儿子们在学校并没有中规中矩地读书,一个个皆是不省油的灯,没少让他操心。
1932年,老大周一峰进入中学后,活动非常积极,经常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35年,周一峰在大学参与发起上海大学生赴南京请愿的斗争,在全国“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中,发动了上海浩大的学生运动并游行示威。次年,周一峰转入上海持志学院读书,与进步学生创办刊物宣传抗日,代表该校参加上海学生抗日救国会,他和几个进步学生被当局逮捕,当局扬言要对他们杀一儆百。
周公谋得知消息后,吓得赶紧四处奔走,极力救援,多次找了上海警备司令和上海市长,请求他们对热情抗日的年轻人手下留情,之后又通过一些国民党元老出面说情,才救出了被关押的周一峰及学生领袖。出狱后,周一峰一点也不消停,1937年8月13日,周家迁回广西,周一峰留在上海宣传抗日,一次,他在街头宣传抗日时被日本飞机炸伤,差点丧命。
周民震和周民霖虽然年纪很小,但特别顽皮。如前文所述,这对哥俩进入龙城中学后,在学校掀起了不少“风浪”。1947年10月19日,他们组织了奔流社,出版刊物《奔向太阳》,15岁的周民震担任社长。奔流社以爱好文学为口号,发展了数十名同学参加,他们抨击当局的反动腐败,揭露社会黑暗,向往解放区的新生活,引起全校师生的关注和赞赏,影响力由校内逐渐扩大到校外。一次,周民震发表了一篇攻击当局的小说,引起了轰动,一名持反动观点的高班同学把他逼到墙角进行威胁。这个时候,周民震把自己的父亲搬出来,他傲慢地指着反动同学的鼻子说:“我爸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周公谋!”事情终于惊动了反动当局,中统驻柳州的特务头子专程到学校找周民震,警告说:“你爸爸我知道,你不要给周参议找麻烦!”
周民震和周民霖没有把敌特的警告当回事,继续掀起了散发传单、“寻师运动”等活动高潮。直至龙城中学被解散,兄弟俩的出路被堵死,还上了敌特的黑名单。周公谋和家人得知消息后,意识到这两个儿子危在旦夕,如果再不干涉,他们将性命不保!
(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记者谢耘)12日下午,市委副书记梁旭辉率队到鹿寨县调研双拥工作,分别走访了鹿寨县客运站和鹿寨县金鹿步行街,就鹿寨县...
鹿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鹿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