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们
母亲 彭爱林(记者团) 摄
□春雨如油
母亲通常只有一个,但对我来说,有许多母亲,所以称母亲们。
我在五岁时,父亲因病无钱医治去世了,留下母亲和我兄弟三人。大哥远在外地读书并谋生,二哥在读高中,我还小未读书。那时母亲靠打零工、卖冰棒、帮人带小孩维持着生活。母亲常说,要靠劳动做事,才有饭吃;家里煮饭烧的柴,也是她到郊区的山里砍来的。有一次母亲砍柴不小心砍伤了手,流了好多血。她用布包扎伤口后坚持挑了一担柴回来。她的勤劳朴实影响了我。
生母去世之后,我一直跟二哥二嫂生活。二嫂很会持家,虽然是老师,但养鸡、种菜、缝纫都很拿手,所以生活料理得还好,二嫂就是母亲了。后来我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生活艰苦。菜可以自己种,但油、盐、牙膏、肥皂等日用品要用钱呀,于是二哥二嫂决定每月资助我五块钱。当今,五元钱用一个月几乎不可想象,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已经能解决不少问题了。还有穿的衣裤,也是二嫂帮做的。二嫂的母爱让我渡过难关。
插队时,有一段时间我住在熊运嫂大妈家里,她儿子树开年纪和我差不多。后来树开进厂当工人了,留下我和大妈。她把我当儿子看待,我收工回来有热饭吃,有时睡过头了,又喊醒我去出工,我用的牛也关在她的猪栏里。我把自己的口粮交给她保管。煮饭的柴草我包了,出猪粪牛粪我也包了,尽量干些重活,减轻她的负担,来报答她的关爱。邻居说,你又不是她的儿子,做那么多干什么。他哪晓得大妈的爱是用什么都换不来的呀。我永远忘不了她的恩情。后来招工离开桂林到柳州工作,直到退休至今,清明节还未去拜祭她老人家,我心中无限愧疚。
我的插队同学小福对我也很好,相当于兄弟。我回桂林去他家看他,经常住在他家里。他妈妈是小学老师,善良朴实。李老师知道我们插队青年在农村生活艰苦,常留我在她家吃饭,给钱给粮票,如同亲儿子一样。我工作成家之后,曾携妻儿去到皇城墙脚边的东巷她家,李老师又热情地招待我一家。我把地址留给她,方便以后联系。第二次再去探望,她不知搬到哪里去了,我站在那里发呆。后遇见小福,得知李老师已过世,潸然泪下。
我成了家之后,有了岳母娘。常言道,一个姑爷半个儿。她就是我的亲妈了。那时我们住在鹿寨屯秋柳钢矿,交通不便,她风尘仆仆辗转几百里地,从老远的百色赶过来,照料刚出生不久的外孙。给孩子洗澡、冲奶粉喂奶、做衣服,忙里忙外。几个月后,她回去了,但终归又放心不下,顾不上她在厂里得不得提工资了,又来到屯秋帮我们带小孩。后来,孩子长大了,我们全家常在春节假期回百色看望她。她高兴得很,给我们张罗饭菜,又给孩子做新衣裤,尤其喜欢包粽子给我们吃。那甜甜的豆沙粽、那醇香的绿豆粽,凡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这里包含了慈母对儿女多少的厚爱呀。我回去,多数是劈柴、担水、扫地、洗大件衣物,难以回报母亲对我们的爱。孩子考上大学后,她和孩子的几个姨妈又寄钱来表示祝贺。我唯有善待家人,善待工作,才对得起我的母亲。
在我七十多年的生活中,得到许多女性的关爱,她们善良、勤劳、俭朴,使我在温馨的母爱中坚强地活下去并能报效祖国。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健康快乐,幸福长寿。
新闻推荐
亲临柳版九寨沟感受馥郁蓝莓香谈到周末短途游,三江侗寨鼓楼、鹿寨香桥岩、融水老君洞……随便拎出一个景点,都足以美得震撼...
鹿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鹿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