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等村“等”来繁荣

南国今报 2020-04-23 14:07 大字

■赖建辉

4月10日,因为防控疫情而推迟的“三月三·我们的节日”活动,在鹿寨县寨沙镇兴等村举办。

地处大山凹的兴等村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全村114户446人。兴等村由兴等屯和纳接屯组成,兴等屯是瑶族,纳接屯是壮族。长期以来,瑶、壮群众团结和睦,民族文化相互融合。近几年来,随着党的民族政策、富民政策进一步落实,兴等村在奔小康路上成绩斐然,获得了第一批柳州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称号。

演出开始前,李锦锋、罗赵英、赵新如、赵文雅4个小朋友给一个个客人倒茶,因为防控新冠疫情,孩子们现在都还没开学。当山外的很多孩子正成为家长难以驾驭的“神兽”时,兴等村的小孩已在学习接人待物的礼数了。

演出开始。戏台幕布上打着“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建中国梦”一行大字,鲜明表达了文艺演出的主题。第一个演出节目是长鼓舞,赵新如和李锦锋两位小朋友也在演出的队伍里,他们的表演很认真,很起劲。这是兴等屯和纳接屯瑶族、壮族两个民族的联袂表演。

据了解,兴等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占全村总户数五分之一,贫困发生率较高。然而,经过近几年的扶贫攻坚,到2019年,24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兴等村的“等”,不是“等、靠、要”的“等”,而是瑶、壮民族奋斗中的等待。关于为什么这里叫“兴等”,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数百年前的动乱中,湖南千家垌的瑶族祖先们遭到追杀,全村瑶民商量改姓埋名,分成12个小组向外省逃离。逃离前,大家把一对牛角锯成12段,每个小组保留一段牛角,以后不管何朝何代团聚,以牛角对接得上为准,认祖归宗。逃到广西这支瑶民在山里隐居下来,他们把隐居地取名“兴等”,取“兴旺等待团圆”之意。几百年来,兴等逐渐聚集了赵、李、冯、张、盘、庞、陈8姓瑶民,几百年前锯下的牛角早已不全,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传统一代代传承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同在深山的纳接屯壮族同胞与兴等屯瑶族同胞进行民族融合,组建兴等村。又经过了7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新农村建设,兴等人在奋斗中“等”来了如今的兴旺繁荣。

新闻推荐

告别土坯房 实现安居梦 鹿寨县全力推进危旧房改造助力脱贫攻坚

施工人员正在为导江乡温村村温村屯低保户建房。日报消息(通讯员杨继强报道摄影)今年,鹿寨县导江乡为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

鹿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鹿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