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版公交”人人夸 绿色出行你我他 柳州市积极创建“公交都市”谋绿色发展利群众出行综述
组织开展公交开放日活动。新能源公交车整装待发。公交车驾驶员在调试设备。向市民宣传绿色出行。 (兰岚摄)市民有序排队乘坐公交车。
初冬已至,龙城大地却仍焕发着绿意和生机,城市公共交通犹如跳动的脉搏,为整座城市的绿色发展、居民的便利出行提供着最基础也最坚实的保障。
历来,一座城市的发展,往往是伴随着“交通先行”的口号。半个世纪前,柳州这座交通盲区遍布,江面上一座小浮桥,仅有13条城市骨架道路可供木炭公交车往来其中的南方小城,形成了如今的路网密布、出行便捷的“新交通格局”。21座跨江大桥让这座小城闻名中外,而整洁、宽敞、舒适的新能源公交车,更是成为龙城百姓的最新“座驾”,穿梭在城市、乡村的每一处……
如果要用五个词来形容柳州如今的城市公共交通,你想到的,是不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些年,让龙城百姓无人不夸的“柳版公交”是什么?鼓舞着越来越多人加入绿色出行的原因又有哪些?翻开柳州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这本“历史书”,我们就能看到柳州市是如何在创建“公交都市”的征程中,几经蝶变,一路收获满满的。
关键词一 创新
说起城市公共交通,想必大家最熟悉、接触得最多的,应该就是公交车。
早在1958年4月,原柳州铁路局拨了5辆交通车给当时刚成立的市汽车运输公司,53名员工、13辆车,组成柳州市第一个烧木炭的公共汽车队在城区范围开通了3条线路。随着市区的不断扩大,城市居民对于出行的需求持续增大,从1960年至1965年底,柳州市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先后投资68万元,车辆发展到21辆,运营线路达7条。
后来,在1994年6月1日,柳州市选择了1路线投放10辆优质大巴,试行无人售票。1998年、2005年、2013年分别引入空调公交车、双层巴士、快速公交,再到2016年和2017年先后引进环保、节能的混合动力、纯电能新能源公交车……从由木板车厢、铁链挡门的原始模样到如今有美感、高性能、低排放的现代造型,柳州公交车在车体上就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加上与之相匹配的公交车辆GPS定位、电子公交站牌、到站查询软件、手机支付等越来越多的人性化、科技化、环保化设施的不断创新发展,让城市公共交通中最大主角——公交车日趋完善,也让乘坐在公交车上的乘客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二 协调
城市公共交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这座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支撑。
这些年,柳州的城市交通结构在发生显著变化的同时,也出现了机动车出行比例迅速上升,非机动车出行比例持续下降,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压力不断加剧的局面。在这一背景下,2013年11月,柳州抓住机遇,在获批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工程第二批创建城市的同时,坚持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属性,认真落实政府主导责任,主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形成“多部门合力协作、政企两层联动、交通统筹推进”的创建格局。
首先是从顶层设计推行公共交通发展理念。出台了《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柳州市公交都市建设与发展规划》等政策,落实柳州公共交通发展在规划、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同时,将公共交通优先理念逐渐融入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等环节。近年来,交通运输部门已成为市规委员会常驻成员单位之一,参与各项城市建设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将公交发展理念与项目建设规划相结合。
其次,开创多部门齐抓共管良好局面。结束以往由交通运输部门孤军奋战、单打独斗的局面,开启多部门群策群力、协同推进、共同完成的新格局。如市住建部门大力推进公交港湾式站台改造,并将公交停靠站内容纳入市政道路建设范畴,与市政道路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市交警部门积极建设公交专用道及信号优先系统,加大公交专用道执法力度,主动开展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规划时,充分考虑预留公共交通用地,为公交场站布设奠定基础;市财政部门积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公共交通等。
经过5年多的发展,柳州的公共交通体系已由陆地延伸到了水上,形成“以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社区公交、水上公交、出租汽车、公共自行车等多元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立体交通体系,在各方的协调合作之下,更凸显出公共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三 绿色
考虑到南方城市特有的气候条件、城市区域范围、居民生活习惯及需求等因素,柳州市在推行绿色出行方面,也继续发挥出“柳版”风格。
科学发展电动自行车,合理限制摩托车。由于电动自行车方便、操作简单,深受市民喜爱,且其有效分担着1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出行,在践行绿色出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柳州市依托本地汽车工业品牌,还大力发展共享电动汽车(宝骏E100、E200、景逸S50),作为城市公共交通有效补充。如今,电动自行车、共享电动汽车,与城市公交相辅相成,让市民出行不仅便捷,也让出行变得更加低碳。
为进一步将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柳州市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车载视频、公众号等宣传媒介,对柳州公交优先发展的典型进行宣传报道,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如今,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已由过去单纯的政府行为转变为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良性模式,优质的公交出行服务品质给市民带来极大的实惠,公交优先发展的理念更是早已深入人心。
在一次市政府组织关于研究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会议上,与会各部门明确表示:“公交专用道必需保留,必需保障公交车辆优先通行。”这与创建初期公交让位于社会车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比。
在绿色出行的号召下,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1.03%。
关键词四 开放
随着民航“平民化”的快速发展,私家车爆发式的增长趋势,特别是在高铁持续开通,呈现“高铁开行一条线,影响公路一大片”的现状下,促进公路客运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开拓通勤服务新领域,被作为柳州市创建“公交都市”的重要一环,得到稳步推进。
有数据表明,2017年全国公路客运市场降幅为8%-10%,部分线路实载率不足20%,班线停运率达到10%-20%。受此影响,柳州市4家客运企业经营困难、车辆停驶和班线停开增多、运力闲置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
痛定思痛后,市交通运输部门主动作为,解放思想,引导4家客运企业改变观念,整合闲置运力,充分依托柳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契机,积极与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各大生产企业联系,主动为企业员工提供通勤服务。
创建“公交都市”期内,柳州市共投入182辆通勤车,开辟39条通勤公交线路,服务多家生产企业,对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优质的企业通勤服务已成为柳州市公共交通有效补充,成为活跃在通往工业园区道路上的一个个亮点,勾勒出一张“最美工业城市名片”,展现于众人眼前。
关键词五 共享
城市公共交通是关系人民群众“行有所乘”的重大民生工程,直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城市中的公共交通得以顺利发展了,“公交都市”的触角应伸向乡镇、村落等更需要公共交通的地区。
为有效促进农村客运公共服务与城市接轨,让更多的农村老百姓一起共享优质、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公交都市”创建期内,柳州市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的建设,通过城市公交线路延伸和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大力发展县区服务乡镇的城乡公交,实现农村客运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目前柳州市建制村“村村通客车”率已超过自治区水平6.6个百分点,市区城乡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营比率达100%,2019年底前还将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屯道路硬化全覆盖……
截至2019年6月底,柳州市各县区共投入运营公交车343辆,公交运营线网长度831.4公里。各县区在城区公交实行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免费乘车;由低碳、舒适的新能源公交车替换原来的柴油公交车;在服务农村的城乡公交线路投入大量新购置公交车用来替换原来的老旧客运班车;城乡公交票价与原客运班线相比下降30%……
如今,各县区公交线路基本实现移动支付功能,公交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其中鹿寨县已在部分公交线路完成移动互联网公交车到站预报系统试运行工作。
【结语】
经过5年多时间的不懈努力,柳州市公共交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和支撑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新动力。乘坐公交绿色出行不再是口号,这早已成为柳州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绿色公交带来的舒适出行体验,更是有效促进了全市公务、私家车、物流、环卫等领域新能源车辆的推广使用。
如今,柳州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不仅覆盖了工业园区、新区、商业区、居民小区,还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实现了柳州公共交通与汽车工业城市和谐发展。
谋绿色发展,利群众出行。身边有着这样的“柳版公交”,你感受到幸福了吗?
(吴祉婧)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鹿寨讯11月13日,随着江口大桥两头约200米长的连接线全部完工,鹿寨县终于实现乡乡通二级公路的目标。为进一步打通交通...
鹿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鹿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