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场:中国曲艺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庞建宁每周都在大瀑布饭店表演广西文场,传播桂林传统文化艺术。
世界级广西文场传承人陈秀芬(右)在表演文场《五娘上京》。记者汤世亮翻拍
核心阅读
广西文场简称“文场”,是一种清唱剧类型的曲艺形式,又名文玩子、文唱、扬琴小调等,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北官话地区,尤以桂林、柳州、宜山、平乐、荔浦等地最为盛行。文场是广西最具代表性的曲艺形式,历来享有“曲艺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的美誉,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曲调丰富完整、唱词典雅清醇,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2008年6月,广西文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本报记者汤世亮文/摄
西宫夜静百花香,钟鼓楼前刻漏长。杨贵妃酒醉沉香阁,高点银灯候君王。高力士启奏娘娘,今宵万岁宿昭阳。杨贵妃闻听臣言语,吩咐宫娥卸宫妆,和衣儿倒在牙床上,长吁短叹泪汪汪。自古道红颜女子多薄命,劝人切莫伴君王,倒不如嫁个风流汉,朝欢暮乐度时光。独坐在西宫谁为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9月2日晚上7点多,桂林漓江大瀑布饭店漓江轩餐厅内,一位身穿民国长衫的中年男子正在表演广西文场《贵妃醉酒》。伴随着悠扬的扬琴声,婉转动听的旋律让台下观众听得如痴如醉。“曲调悠扬好听,唱词特别美。”一位湖南游客忍不住走到台前拍照,嘴里啧啧称奇。
兴起:君问文场何其美?恰似桂林山和水
“广西文场起源于清代中叶,迄今已有200年以上的历史了。”当晚广西文场的表演者庞建宁,如今在市戏剧创作研究院非遗部从事广西文场的传承和保护等工作。据他介绍,关于广西文场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清乾隆年间江浙一带的一些说唱艺术和“明清俗曲”流传到广西以后,逐步与桂林一带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融合,到了清末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广西文场。
据他介绍,在清代乾隆年间,达官贵人经常在自家堂屋三五成群,自娱自乐。这些不以唱戏(曲)为业,而以学戏(曲)为玩票者被称为票友,后将玩票称为玩子。桂林玩子始于清末,兴盛于民国初年(1911—1922),票友基本上都是富贵人家子弟,经济条件优越,生活相当悠闲,这也决定了广西文场的雅致。清末时期的唐景崧(曾任台湾第一巡抚)特别喜欢桂剧、文场,常自己动手或请一些文人来对这两种形式的传统唱腔和剧(曲)本、段子进行修改和创新,并在他的五美园(位于现在的桂林榕湖南路)中修筑舞台进行演出。除了官场文人自娱自乐之外,文场也逐渐在民间发展起来。婚丧嫁娶、添丁祝寿以及乔迁开张之际,很多富裕家庭都会请玩子班进行表演助兴。
尽管文场被叫做广西文场,其实文场的兴起地和发展地都在桂北一带,特别是桂林。清朝很多桂林人到江浙做官回原籍后,便把他们喜爱的小曲带了回来,并加以研究改革,自成一格。得漓江滋润,与山水交辉,形成了文场优美、清新、细腻、含蓄、长于抒情的艺术特色。广西文场从词到曲,再到伴奏的乐器,无一不跟桂林秀丽的山水一样美。
庞建宁告诉记者,广西文场音乐包括唱腔曲牌和器乐曲牌,唱腔曲牌音乐包括大调唱腔、小调唱腔、大小过门、引子、尾子和过场音乐,其中以大调和小调唱腔为主。大调有[越调][滩簧][丝弦][南词],俗称“四大调”。“四大调”是广西文场的基本曲调,能表达不同情感、不同内容的故事,用以塑造人物形象,多用于演唱有故事、人物,唱、念、韵、散结合的成套曲目和单折唱本,如《琵琶记》《西厢记》《红楼梦》《杨雄醉酒》等;文场小调唱腔有[马头调][满江红][打扫街][骂玉郎][寄生草][跌断桥][虞美人][叠落金钱][银纽丝][哭五更]等。有些遗憾的是,据说原有小调100多支,现仅存50余支。
广西文场的唱词秀丽典雅,讲究文采,非常优美。
春色娇丽融合暖气暄,景物飘飘美堪怜。花开三月天,姣妖嫩蕊鲜,草萌芽桃似火红柳如烟。仕女王孙戏耍秋千,暗伤残,香闺两泪涟,愁锁两眉尖。蝴蝶对对穿花戏水边,它把翅儿扇,和风动玉莲,玉楼人沉醉倒在杏花天。
说到兴起处,庞建宁随口给记者来了段用小调[玉纽丝]演唱的《四大景》。他介绍说,广西文场内容丰富,擅于表现感情细腻抒情的故事,必然要求其唱词工整典雅,有的唱词也是上佳的诗词作品。
广西文场的伴奏乐器以扬琴为主,加上琵琶、小三弦、胡琴和笛子,称为“五件头”。这些是主要伴奏乐器,这和雅化的昆曲有极大的相似性。扬琴音色圆润,音脆明亮,音色中庸,在说唱音乐伴奏中既能流利地演奏旋律,又能辅以节奏,还能提示音高和音准。“扬琴的音色介于弦乐和板鼓之间,使伴奏音乐极为和谐,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音乐思想。这正符合了文场以唱来突显自身艺术价值的内在追求。”庞建宁说。
自然的山水和秀美的文场共同构成桂林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得到了古今中外游人和宾客、专家的认可。上海音乐学院名誉院长、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曾题词:“广西文场是桂林市最珍贵的特产,国际旅游者要买当地特产,如能买到它的录音带或激光唱片比任何纪念物都好。”
发展和兴盛:广西文场“唱赢”天下
广西文场真正得以发展,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仅以桂林市而言。1953年,市文化馆就专门组织了文场演唱队伍,后又成立文场曲艺研究社,挖掘整理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在参加全区历届文艺汇演中,文场清唱剧《武二探兄《琵琶上路》,文场挂衣《僧尼缘》,小调清唱《骂玉郎》等获得优秀节目奖,职业盲艺人王仁和、刘玉瑛、蒋顺芳及业余爱好者唐玉明、黄延芝、李景修、唐道成等获得个人演出奖。由王仁和、刘玉瑛演唱的《武二探兄》曾代表广西参加中南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深受观众欢迎好评。
更令人欣喜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场这个古老的曲种获得了新生,表现在创作、改编和演出了不少反映现代生活题材的剧目、曲目和段子,其中有《送哥参军》《夫妻识字》《江竹筠》《三代仇》《抢伞》等。这些节目的演出,为文场自身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也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1959年,桂林成立了全广西唯一的专业曲艺队伍———桂林市文场曲艺训练班(后改为桂林市曲艺队),为文场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培养和造就了陈秀芬、诸葛济、阳继福、秦小桔、李伟群等一代新人。这为广西文场及桂北曲艺的普及与提高、继承与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改革开放之后,1977年在广西文化局主办的第一次“全区文艺汇演”上,文场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进入人们的视野。文场《漓水情深》被评为优秀节目,广西电视台予以录制播放。曲艺队开始在桂林地区的恭城、永福等地演出,按惯例做营业性公演的同时,还承担一系列的慰问演出。之后在文场艺术家的不断努力下,陆续排演了大型文场戏《王老虎抢亲》《审土地》,以及《五娘上京》《追顾客》等时代性较强的新文场曲目。同时,文场的传承和培养工作也陆续展开。何红玉在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撰文、记谱、主讲《广西文场音乐讲座》,广西艺术学校声乐曲艺班开始在桂林定向招生。随着第一代文场艺术家的相继离去,关于文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也陆续展开。1979年,何红玉参加全国第四届文代会作了《抢救遗产,为繁荣曲艺艺术贡献力量》的发言,陆续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戏曲志·广西卷》撰写条目,并相继出版了《曲韵》《心韵》《戏韵》《音韵》等专著,极大地推动了文场保护工作的开展。文场作为独具风格的曲艺艺术,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在全国艺术舞台上绽放光芒。在1995年第二届中国曲艺节上,李伟群演唱的《春兰吟》获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场在传承发展中不断涌现出一些反映桂林文化、歌颂桂林山水的曲目,如《奇山秀水美桂林》《宜人独桂林》《烟雨漓江》等等。这些曲目的创作,不但能够增强桂林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更重要的是表现和宣传了桂林得天独厚的山水文化和人文精神,更能使人产生对桂林山水文化的无限向往和热爱。
传承与创新:源远流长,更需薪传
两百多年来,文场在民间广泛流传,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文场名家。新中国成立前,最有名的要数金紫臣和被称为“四大金刚”的胡宏保、陈竹畴、曾继藩、章幼圃。新中国成立后,盲艺人王仁和是广西文场的拓荒者与奠基人。
王仁和1913年出生,1岁时患天花导致双目失明,9岁时入玩子行拜名师阳顺关为师习文场。由于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又生就一副唱不败的铁嗓子,一年后跟师父外出卖唱,很讨听众喜欢。三年出师后,除晚上需与师父外出耍玩子外,白天常去丽泽门附近的“丽舞台”听戏,偷学武场戏本及演奏技艺,表演技艺与日俱增,文武双全。1926年后随戏班到柳州、鹿寨、宜山、怀远、雒容、雒埠一带唱文武场,并崭露头角。1929年在融水、长安、罗城、南丹等地演唱,被誉为“穿山班”。1930年回到桂林,正式挂出“王仁和文武玩子”的招牌。
据传,王仁和年轻时十分好学,常登门拜访说书、唱渔鼓、唱彩调、桂剧琴师、鼓师等名师票友,博采众长,使他不仅擅长文武玩子,同时还能演唱彩调、零零落、渔鼓、山歌、龙船歌、孝歌、哭嫁歌、千家赞等民间曲艺。他还擅长器乐演奏,扬琴、秦琴、月琴、三弦、京胡、二胡、调胡、中胡、唢呐、笙、箫、笛等样样皆能。至于打击乐的板、鼓、梆子、锣、钹、节子、酒盅、碟子等也样样在行。因此,年仅20岁的王仁和在桂林已成了玩子行中的头面人物,他的班子也誉满桂林,故时人有“瞎派要数王仁和,光派要数蔡华圃”的评价。王仁和的记忆力非凡,文武玩子曲(剧)目各能演唱一百多出,看家文场包括《琵琶记》《玉簪记》《刘备哭关》《宝玉哭灵》《杨雄醉酒》《武二探兄》《双下山》等。
新中国成立后,王仁和发明了“桂林弹词”及“广西大鼓”两个新曲种。他创造的新腔[南词诉板]填补了文场唱腔中的不足,他为传统曲目《陈姑追舟》《五娘上京》《晴雯补裘》和现代曲目《韩英见娘》《江姐进山》《三代仇》等设计的唱腔,注意继承传统又有所创新,既保持文场特点又有时代精神,深为群众喜爱,誉满曲坛。
师承王仁和的何红玉,是新中国成立后广西文场艺术表演的第二代代表人物。作为第二代文场传承人,何红玉全面继承了前辈文场专家的精髓,集演、编、创、导、研于一身,穷毕生精力搜集、整理和研究广西文场,并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1942年出生的何红玉原本学的是理工科。1958年底,在广西矿冶学院读大学的何红玉,参加广西第二届民间文艺汇演,演唱渔鼓《红色白衣战士》(由王仁和作曲),曲艺才华得到展示。1959年,何红玉被调到桂林市文化局,拜王仁和为师,学唱文场、渔鼓、大鼓。在王仁和的影响下,何红玉在艺术上有了显著的进步,演唱的代表作品颇多:《贵妃醉酒》《游湖借伞》《红色白衣战士》《劫刑车》等。此外,她还从事曲艺编导、研究工作,编创30多个作品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演播;获国家级奖励的作品(含文华奖、牡丹奖等)有《春兰吟》《五娘上京》《榕湖春暖》《月圆情深》等10个;她在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撰文、记谱、主讲了《广西文场音乐讲座》,深受听众好评。
1968年,55岁的王仁和病逝,何红玉感到了震撼。“广西文场曲艺历来都是口传心授,没有一套系统的文字资料记录,将面临着失传的可能。”何红玉说,她要用自己所学,为广西曲艺的发展做一点应做的事情。于是她决定集中精力搜集、整理、研究广西文场史料,为出版一套对曲艺艺术具有指导作用的书籍打好基础。1979年,何红玉参加全国第四届文代会,会上她作了《抢救遗产,为繁荣曲艺艺术贡献力量》的专题发言,引起文艺界的震动。随后,她在爱人苏兆斌的协助下,深入民间采风,请来艺人演唱,进行录音整理。她穷毕生精力搜集整理、研究广西文场,足迹遍及广西三十余市、县,还到过两湖云贵等地,拜访过近四百位民间艺人,充分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经过去粗取精、反复推敲,撰写出广西第一本曲艺理论专著《曲韵———广西文场音乐研究》,对广西文场音乐唱腔曲牌、器乐曲牌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发表独特的创见。这是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好书,受到文场爱好者的欢迎,并被自治区政府评为桂版优秀图书。其后,她又先后出版了专著《心韵》《戏韵》《音韵》《词韵》《广西文场《剧韵》等“这种整理性和记录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对文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种功在千秋的伟业。”有学者这样评价。
如果说何红玉重在传承和保护广西文场,那么国家一级演员李伟群则是与时俱进的文场改革者。李伟群18岁参加文艺工作,学习曲艺演唱。几十年来,她一直在摸索广西文场新的演唱方式,逐渐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场唱腔。她的特点是博采众长,改革创新,自成一家,以甜美而富于磁性的嗓音演唱具有桂林风味的广西文场。她说:“如果我们演唱的曲艺内容还是老奶奶讲故事,形式上几大调一成不变,莫说人家不愿意看,就连我们演唱者自己也会提不起兴趣来唱。所以我们必须对曲艺进行改革,使古老的艺术绽放新枝,把失去的观众夺回来。”
1995年10月,李伟群在河南省平顶山市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曲艺节上演唱了《春兰吟》,明丽、委婉的唱腔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获得了成功。新华社专稿《一场〈春兰吟〉倾倒众看客》写道:“感人至深的剧本和情真意切的表演,为曲艺节增添了光彩。”这个节目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河南省及平顶山市电视台、电台录像录音播放。李伟群因此一举摘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继而又获得中国艺术的政府最高奖文华奖,实现了广西小节目获得国家级大奖零的突破。
有学者这样评价李伟群的创新:“她尝试发挥传统声腔优势,但又不拘泥于传统,既注意字正腔圆的唱腔亮度,又重视纯美质朴声情并茂的风格,有机地融进当代人演唱民歌及演唱兄弟曲种时的科学发声方法。她所代表的第三代文场艺术家是跟随时代而不断革新和尝试的新一代,他们给文场带来了生机,将文场的演唱方式向前推进了一步。”
新闻推荐
□邓静盛夏,田野的香气吞没了我们。豆角、辣椒、玉米等,与野草野花恣意生长。十亩玫瑰花海虽过了当令的春季,却依然有缤纷的...
鹿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鹿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