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不言苦 护心无止境 专访柳州市工人医院心内一病区主任、胸痛中心技术处主任王红

南国今报 2019-08-30 15:55 大字

王红热衷公益,他相信“医者仁心”是医生必须具备的品质。 (受访者供图)

◎医生专访

今报记者蓝超君

有一种幸福叫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对王红而言,成为儿时崇拜的医生就是一种幸福。现任柳州市工人医院心内一病区主任、胸痛中心技术处主任王红,曾因为2017年9月14日在柳州某羽毛球馆内救人的事迹,被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医生。对他自身而言,这只是30年职业生涯中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他相信“医者仁心”是每一名医生都必须具备的品质。

1

热衷公益足迹遍布多市县

记者见到王红医生时,他刚做完一台手术,身上还穿着手术服,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也许是连续操刀多台手术的原因,他的眼睛里还泛着许多红血丝。

对于自己曾经因球场救人“一炮而红”,王红似乎并不十分“感冒”。他告诉记者,他相信所有的医护人员看到类似的突发病症病人时,都会挺身而出,而且类似的情况其实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只不过他正好作为例子被宣传开了。

也正是通过这件事情,让他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普通人了解以及掌握一些常规的急救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突发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而言,如果发病时旁边有人掌握心肺复苏等基础的急救措施,就有很大机会拯救一条生命,挽救一个家庭。

在球场救人事件之后,王红又义务到多家球馆及社区培训徒手心肺复苏技能及胸痛救治知识,提高了市民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及救治能力。

王红说,患者对医疗知识的欠缺、对急性心肌梗塞时效性了解甚少,都会耽误病人治疗,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或医疗不发达地区的民众,知识尤其欠缺,因此全民普及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很有必要。

柳州市工人医院胸痛中心成立以来,每年都会不定期到柳州市各县级城镇、偏远社区(村镇)及外市进行知识讲座和义诊。王红热衷于此,足迹遍布柳城、鹿寨、融水、融安、三江,以及钦州、河池、百色、梧州等地市县。王红表示,多一个人了解到这些知识,患者遇到突发情况就多了一线生机。

2

举家搬迁为救人节省时间

王红是土生土长的柳州人,他说别看自己长得人高马大的,其实小时候体弱多病,隔三差五就要往医院跑。一来二去的,就渐渐崇拜救死扶伤的白大褂医生。在他看来,当医生是一件既神圣又美好的事情。

1990年,经历了一年实习培训后,他正式进入柳州市工人医院成为一名医生。真正经历了,才知道当医生并不简单。专业知识要扎实,医疗技术要过硬,与病人及家属沟通交流要有技巧。而他所在的科室,是一个与死神赛跑、抢救病人要争分夺秒的地方。

在心源性猝死急救上,有“黄金四分钟”之说,意思是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可能有半数的患者被成功救活。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4分钟之后,脑细胞就会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害,就算抢救过来,也有可能是脑死亡状态(即植物人)。

2017年9月,在球馆的男子也是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突然倒地不起,心跳呼吸一度停止。幸运的是,当时王红及好几名医护人员正好就在球馆打球,几人在“黄金四分钟”内轮流为男子进行心肺复苏,并分工明确地拨打急救电话、控制现场、抢救患者。最终,在大家合力之下,患者成功获救。

时间就是生命,在胸痛中心尤其如此。王红说,一般情况下,胸痛中心普通的手术大概需要30分钟到1个小时的时间,而一些特殊病症患者或伴随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手术时长则不一定。对于他个人而言,平均每天大概有四五台大大小小的手术,有一些手术需要好几名经验丰富的医生配合进行。而整个科室而言,最多的时候一天做了36台手术。

正因为如此,科室大多数医生都住得离医院比较近。王红为了能够尽快赶到医院,干脆全家搬到了医院附近,几分钟就能赶到科室。

3

处乱不惊当医生学无止境

参加工作之后,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慨:“应试能力的高峰停留在了高三”。而对于医生而言,学习考试没有终点。王红说,从医这么多年,自己理解中,医生有三个特点:第一点就是活到老要学到老,无论处在哪个阶段,都需要学习先进的理念、技术、知识,不断地“更新大脑”,与时俱进;第二点,医生8小时之外也要心念患者,特别是一些特殊病人,要及时对接情况,一刻都不能松懈;第三点,要敢于面对所有突如其来的挑战,患者病情千变万化,医生要临危不乱。

接受采访的当天,王红刚给一名旧识患者做完手术。这是一位83岁的老人,13年前老人第一次做支架手术,也是王红亲自操刀。这一次病发后,老人非常坚定地选择回到柳州市工人医院找王红医生。老人的亲属也对医院和医生都非常信任,从入院到手术,凡事都听医生安排。手术非常顺利,王红还检查了13年前给老人做的心脏支架,依旧保持得非常不错。

今年8月,柳州首例生物可吸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在柳州市工人医院成功实施,王红也参与了此次手术。他介绍,患者是一名50岁的中年男子,长期受到心前区胀痛不适困扰。接诊后,医生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检查,造影显示,前降支近中段狭窄85%。考虑到患者较为年轻,且病变血管无明显钙化及严重迂曲,血管直径粗大,适合植入生物可吸收心脏支架治疗冠脉狭窄,以改善心肌血供,降低心肌梗死、猝死的相关风险。最终手术顺利完成。

王红介绍,传统的心脏支架为金属支架,植入人体后将永久留在患者体内。金属支架与生物可吸收支架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生物可吸收支架),实现了与金属药物支架相同的疏通堵塞血管、支撑狭窄血管功能后,可在1~3年时间被人体“自我消化”完全吸收,患者体内不遗留任何其他成分。但其对病变条件有着严格规定,血管严重钙化病变、弥漫性病变、高度迂曲病变、左主干病变等的患者不推荐选择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

王红表示,医院在胸痛中心建设上下足了功夫,2001年率先在柳州建立了胸痛患者救治的“绿色通道”。2014年进一步成立胸痛中心,不断优化诊治流程,提升多学科统筹协调能力,大大缩短患者从就诊到球囊开通时间(D2B)。2015年7月6日,经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严格审核、评审,成为柳州市第一家国家级胸痛中心。

慕名而来的病人越来越多,医生肩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因此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是每一名胸痛中心医生努力的方向。

本版统筹:今报记者伍蹈

新闻推荐

旱地 改水田

8月27日,工人操作机械对鹿寨县平山镇石龙村禾道屯的山凹旱地进行土地整治。今年,平山镇采取流转土地的办法,实施旱地改水田1...

鹿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鹿寨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