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促增收

柳州日报 2019-07-16 09:27 大字

鹿寨镇角塘村大镇屯4名贫困人员在扶贫车间缝制编织袋。

“在村里的扶贫车间做工,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有一份收入,真是太好了。”7月14日,鹿寨县鹿寨镇角塘村大镇屯的贫困户钟大姐开心地说。

今年以来,鹿寨县进一步把扶贫车间当作促进贫困户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推进,在茧丝加工企业成立扶贫车间,引导鼓励塑料编织袋厂下村开办扶贫车间,指导水果专业合作社、旅游公司成立扶贫车间,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实现就近就业,从而有效增加贫困人员的收入。目前已认定的7家企业共建立9处扶贫车间,就近安排70个贫困人员就业。

鹿寨美达制衣厂随着企业的扩大,自身厂房不够安排更多工人,于是找来线下合作伙伴到鹿寨镇大村村大桥屯建立扶贫微车间,为贫困人员和其他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20个。该车间采取“企业+贫困户”的模式,由制衣厂寻找加工场地,并将裁剪好的衣料下放到扶贫车间给工人车缝,企业自负盈亏,扶贫微车间确保产品的销量。

美达制衣厂负责人说,扶贫微车间采用计件工资的方式,贫困户熟练之后,每人每天能生产短袖T恤20件以上,短裤30条左右,每月增收两三千元。

本报通讯员杨继强报道摄影

鹿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鹿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