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寸草心 ——记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赖志强
本报记者李新雄通讯员蓝必贤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科研成果走进千家万户。秉承这一科研准则,广西畜牧研究所二级研究员赖志强用39年时间专注地做一件事,让农民知道:种草可以换粮吃,种草可以脱贫致富。他选育推广的牧草,养育着近400万头牲口,为农民创收60亿元。业内人士称其为广西“草王”。
20世纪80年代,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市面上的肉类产品中,草食动物产品占量不足1%。如何提高草食动物产品比例、改善人们膳食结构、有效解决人畜争食等问题,已刻不容缓。赖志强瞄准这一课题全力以赴。1985年,30岁的赖志强公派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进修,他争分夺秒地学习,起早贪黑地钻研,在饲料与牧草的栽培技术、育种原理分析等方面追踪学术前沿,获益匪浅,脑洞大开。
学习期间,赖志强有幸与矮象草“来电”。矮象草具有繁殖能力强、叶量大和蛋白质成分高的优点。凭着专业知识和经验,他断定矮象草适合我国南方的气候和环境,在解决人畜争食方面将大有作为。
他将矮象草进行分蘖、将分蘖移到土盆种植、精准调配营养浇灌……矮象草果然生长茂盛。1987年底,繁殖出来的矮象草移植到田地里已有几百平方米之多。矮象草以其强大的繁殖能力不断得到推广种植,成功在广西落地生根。
此后,他在培育新品种牧草的征途上一路凯歌,为我国草地畜牧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农民没有种植牧草前,平均3公顷左右的野草才能养活1头牛,而且还面临冬季断草的难题。而农民种上矮象草后,约0.3公顷的牧草就能使1头牛在1年里吃饱吃好。
如今,农民种牧草养鱼、养禽畜脱贫致富比比皆是,可在30年前,简直是天方夜谭。“中国有句成语叫斩草除根,30年前大家都认为草就是野草、杂草,长在庄稼地里对作物有害,非要连根铲除。”回忆起当年向农民推广种植牧草时遭受的白眼和嘲讽,赖志强仍感慨不已。农民长久以来形成“种草毫无意义”的观念,阻拦了将牧草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脚步。
赖志强和同事迎难而上,到农村挨家挨户去宣传动员。“那时,我们背着草种披星戴月、翻山越岭,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可是农民对我们的草种看都懒得看,有些农民甚至觉得种草养禽畜简直是有毛病,草种免费赠送也没人要……”如何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道路?他们决定改变推广策略,首先有针对性地挑选荔浦、平果、鹿寨、宜州等地28个有一定文化基础且有外出打工经历易接受新事物的农民作为示范户,以种矮象草养殖草鱼为突破口,帮助农民认识牧草价值。3年后,28个示范户尝到了甜头,矮象草成了“摇钱草”。好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农民由原来的“要我种草”转变为“我要种草”。矮象草在四川、广东等省区的山头地脚普遍推广种植。1995-1999年间,矮象草以3万公顷的推广成效创造了近10亿元的经济效益,增加9000多吨草食动物产品上市,使80万农民脱贫。由于为广西畜牧业创造了巨大效益,矮象草获评“国家科技部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除矮象草外,赖志强及同事还培育出了一系列象草类牧草,并在广西等10多个省(区)推广种植数十万公顷,按照0.2-0.3公顷能养活1头牛计算,我国南方地区每年能养育370万头牛,每年可为农民增收60多亿元,帮助200万农民脱贫。
从事牧草研究与开发30多年,赖志强交上了一份杰出答卷:主持和参与70多个科研项目,已经完成45项,绝大部分项目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选育出牧草品种30多个,10个获得国家审定登记品种,制订牧草生产技术规范10个,推广种植良种牧草数十万公顷,每年助农民创收60多亿元……由于在科研和推广方面的突出贡献,他屡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新闻推荐
冒充执法人员 下村“跨区执法”“执法”过程疑点重重,村民将3名“执法人员”截住并报警
三名男子冒充柳东行政执法人员,被警方抓获,图为警方缴获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工具。通讯员何吉云摄今报柳州讯(记者王缉宁通讯员...
鹿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鹿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