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忠诚守护好绿水青山 记全国“最美公务员”焦延雄

广西日报 2021-12-07 07:12 大字

本报记者余锋通讯员蓝皓璟

12月的初冬,暖阳洒金,柳州市柳江区鑫煌木业厂呈现一派繁忙景象。企业负责人孔祥运对来访的记者说:“焦队一直帮助指导我们改造环保工艺,改造后一年能帮我们省下几十万到上百万元的成本。现在,厂里空气清新了,工人身体健康也得到了保障,我们很满意。”

孔祥运所说的这个“焦队”身着环境保护执法制服,戴着眼镜,文雅中透着干练。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不分昼夜奔波在生态环境执法一线的身影,就是刚刚获得全国“最美公务员”荣誉称号的柳州市柳江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焦延雄。

从一名“环保新兵”成长为生态环境执法“行家里手”,今年37岁的焦延雄在12年的职业生涯里,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风采,诠释了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生态为民的初心和使命。

服务企业和群众的“贴心人”

焦延雄的“美”,美在服务企业和群众时的“贴心”。

柳江区是柳州市工业大区,辖区内共有工业企业1000多家,涉及多个行业,生态环境监管要求高,监管难度大。

“以前我一走进木材厂,眼睛就会不自主地流眼泪,这是被刺鼻气味熏的。”焦延雄说道。为此,他盯紧木材行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随意使用高污染喷漆等问题,并加强指导帮扶企业采用更加环保技术代替。如今,柳江区数十家木材加工企业一改过去因喷漆有机溶液、甲醛严重超标造成“臭气熏天”的景象,逐渐走向绿色发展。

为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焦延雄多次深入企业,面对面倾听企业发展心声,心贴心破解企业发展之困,为企业送法律、送政策、送技术,指导企业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他牵头制定的辖区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对纳入正面清单管理的企业落实非现场检查要求,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得到企业广泛赞扬。他还积极了解群众诉求,帮扶指导存在问题的企业开展整改工作,有效解决了噪声扰民、废气扰民等热点难点问题,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秉公执法的“行家里手”

焦延雄的“美”,美在秉公执法,铁面无私。

2018年12月20日,柳江生态环境局接到一起群众举报,称穿山镇大子岭有人倾倒工业废渣。接报后,焦延雄第一时间召集队伍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发现现场堆放了大量含有重金属元素的危险废物,遭遇连日的持续降雨后,极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案发现场沿途周边没有配备监控设备,一时难以锁定不法人员踪迹。为此,焦延雄当即进行了周密布控,带领执法人员在寒冬腊月时节里轮流蹲守,饿了就啃两口干面包,渴了就喝冰冷的矿泉水,实在困了就在车上轮流打个盹。经过连续12天的蹲守,他们最终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并将其移送司法机关。

在这期间,焦延雄积极协调公安、检察院等部门,推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准确把握事实证据后,精准确定责任人,快速启动生态损害赔偿机制,有效维护了生态环境安全。该案件也成为广西第一起启动生态损害赔偿的案件,同时被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三个部门联合进行表彰。

敢啃“硬骨头”的业务带头人

焦延雄的“美”,美在业务精湛,敢啃“硬骨头”。

在同事们眼中,焦延雄是个认真负责又懂业务的“能人”,工作热情高,让他们很受鼓舞。其实他并非环保专业出身,大学学的是资源环境科学微生物专业。刚参加工作时,他只懂得VOC(化学需氧量)等几个专业术语,出于对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热爱,他多年来一直加强业务能力学习,苦练“内功”,成为局里第一个会使用无人机执法的人。

面对队里一些执法人员业务不精、环境监管存在漏洞和缺失等问题,他积极鼓励轮岗换岗、岗位练兵,并把自己掌握的环境执法新知识技能“传帮带”给队员。在他的带领下,柳江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工作能力不断提升,连续4年获评广西环境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并出色完成了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妥善处理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4000多件,群众满意率达100%。

新闻推荐

柳州市运会出了个“小博尔特” 12岁的中非混血小选手志成员勇夺男子青少年丙组400米短跑冠军

志成员在柳州市第十五届运动会男子青少年丙组400米比赛中冲刺瞬间。(受访者供图)志成员与他的“伯乐”——柳州市业余体校...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