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圃·老街·老客家人 □蒋杏明

柳州日报 2020-11-09 10:54 大字

乡愁 黄智权摄

柳江区的拉堡曾用名为“老圃”,1950年设立拉堡乡,县治便由柳州市迁于此地。拉堡于1958年曾改为红旗公社,1959年改拉堡镇。当年,居住在拉堡老街的多为刘姓人,是当地的“刘家大姓”,为客家人,讲客家话。当年,老街的大榕树处,建造的房屋多为泥砖墙,小瓦盖顶,房屋宽大而长,分为几进,前后通街。

过去,居住在拉堡老街的都是农家人,每天出门下地种稻种菜、上山砍柴割草,家中喂猪养鸡鸭,农家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做活路的习惯。在过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至上的年代里,做个读书人是农家子弟最大的心愿。但寒门之家,要供一个“状元郎”确实不易。

那时,住在老街的大榕树对面的小姑娘刘锦珍,在20世纪50年代中学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柳州高中,但家中兄妹多、负担重,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供她交学费和住宿费。锦珍只得流着眼泪放弃读书,准备回家务工,帮助父母承担起养家责任。

这时,与刘锦珍同班的一位女同学考取了贵阳一所卫生学校,听说卫生学校是学护士专业,又脏又累,这同学心里不想去,她家里也不同意女儿离家太远。刘锦珍听到这个消息,喜出望外,她实在太想读书了,何况卫生学校是中专学业,吃住不要钱,还带干部指标。刘锦珍立即找到那位女同学协商,又经学校批准,两人便对换了学校。很快,锦珍便告辞家人,远赴贵阳求学去了。

三年的学习生涯里,刘锦珍认真学习护理知识、检验知识、药品知识,并努力克服地域上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最后获得了毕业证书,并分配到贵州遵义一所大医院里工作。生活安定后,她把柳州的父亲和小弟接到遵义共同生活。

当年,刘锦鸾就住在老街榕树旁,与刘锦珍自小相识。锦鸾乖巧伶俐,极有个性,年纪小小就懂得为父母分忧。上学念书规规矩矩,放学回家就主动下地割草喂牛、砍柴挑水,事事拎得起放得下,读书、写字、算数,也是好强争先。

锦鸾上小学五年级时,遇到部队文工团到柳江拉堡招收演员,就兴致勃勃地去应考,结果一试而中。她兴高采烈地跑回家,把消息告诉父亲,没想到,一贯溺爱她的父亲竟一反往常,坚决不同意。知道女儿喜爱读书,其父就投其所好地承诺说:“只要你不走这么远,能考取中学,哪怕家里没钱,就是卖谷子也要供你读中学。”

锦鸾得到父亲的承诺,喜出望外,于是一门心思要考取中学。锦鸾当时读到小学五年级,但心气高的她,想方设法借来了初中一年级的课本来预先学习。11岁的年纪,本是贪玩的孩子,但锦鸾每天放学回家帮父母做完家务事后,就抓紧时间写作业,再熬夜学习借来的课本,后来终于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中学。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之后的刘锦珍和刘锦鸾忙碌于工作和家务,当这些告一段落时,两人都成了耄耋老人。此时的刘锦珍思乡之情也更为浓烈,每年回柳州,还乡见故人是她最大的心愿。数年里,不顾身患多种疾病,坐绿皮车或儿子驾车护送,她都要来柳州。

最近一次,已经85岁的刘锦珍是拄着拐杖、带着折叠轮椅、医院的透析单,在儿子陪同下,坐着动车来到柳州。跟以往一样,只要踏上柳州的土地,锦珍就神采奕奕,胃口也好了。每天一如既往地在熟悉的青云街里,吃芋头糕、枕头粽、蒸饺、云吞等,她觉得这样的日子就是幸福和满足。

两位80多岁的老姐妹相见,锦珍与锦鸾在小辈的陪同下,走在拉堡的老街上,探望着如今安在的亲戚、朋友、同学,说着从小就说的客家话,眼里流露出兴奋的神采。

新闻推荐

记者再访龙怀路看到 已拆除部分围栏 增设安全措施

部分路段拆除了金属围栏。记者张威晚报讯昨日晚报06版以《道路高低不平车子摇摆通行》为题,报道了柳江区龙怀路路面坑洼不...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