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水巷的故事

柳州晚报 2018-12-09 10:55 大字

配图:壹田本期主笔:海代泉

海代泉,回族,柳州市人,中国作协会员,副编审职称。1957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曾在柳州市文联工作,著有十多本文学著作,获得过广西首届“铜鼓奖”“花山奖”,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等奖项。

我的故乡柳州有一条河,叫做柳江。河水蜿蜒清澈,绕城而过,两岸河谷很陡。唐代的柳宗元被朝廷贬为柳州刺史,当他到任时,因为看见百姓下河取水很艰难,因而不惜财力和人力在城中打了几口井,以解决百姓饮用水的民生大问题,后来成为惠民的一个重要政绩,流芳千古。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年打的井逐渐崩塌,湮没,加上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井水再也不能满足居民要求,居民还是要下河取水。年长月久,取水的人便走出了一条通往河滨的小巷,叫做挑水巷,地点就在现在的曙光东路,通往柳江边的一个斜坡处。小巷路面凹凸不平,铺着一级级的石阶,两旁立着一排排低矮破旧的平房,很不显眼。

挑水人造就了挑水巷,挑水巷也造就了一批以挑水卖为生的挑水人。挑水人都是一些贫穷的居民,一根扁担一对水桶,踏着两百多级用石板铺成的峻陡台阶,从这条小巷下到柳江边,而后打满一担水,挑到街上去卖。每天从天亮直到天黑,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总有十多个挑水卖的人(其中以男性居多),在这条小巷中来来往往,挑着两个空水桶或一担水,用他们身上一串串的热汗,去换取几枚铜板,勉强维持艰苦的生活。后来柳州市内虽然有了自来水,但解放前并非家家户户都安装得起水管,许多贫穷的家庭仍然需要买水,所以还是有挑水卖这种营生的。

我的童年时代,家住在挑水巷附近,平日从家中出来溜达,总能看见这些挑水卖的人在劳动,走马灯似的为生活肩负重担不停地奔忙。这些挑水人当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老一少两个人。一个叫张伯,无儿无女,是个孤寡老人,满头白发,还留着胡须。他每天要从挑水巷下河挑水往返20多次,热天,赤裸着被太阳晒得黑亮亮的上身,穿一条牛头裤;冷天穿件破棉衣,冬天也赤着双脚,他的小腿上,布满一条条蚯蚓似的青筋。听说他原来有个儿子,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拉去当兵,一去就没有了消息。

我家也买张伯的水。记得当他挑水进我家时,母亲曾经问过他:“张伯,挑水卖这么辛苦,何必干这行呢?”他摇摇头回答说:“不挑水卖能干什么?做生意又没有本钱。”有一次母亲多给他两个铜板,他坚决不要,只说以后固定买他挑的水就行了。后来他在挑水时扭伤了脚腕,关节处肿得像个馒头,躺在家里,买过他的水的一些人家可怜他,不时送他一点米,使他不至于挨饿。我家搬家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可怜的卖水老人了。

另一个是个青年后生,因为他讲话夹壮话口音,大人们都叫他壮仔,我们小孩叫他韦叔。他孤零零一个人住在挑水巷的一间木板房里,也是挑水卖的专业户。韦叔头上盘着头巾,身上穿的土布黑色衣裤补了又补,洗得有点褪色。他身材高大,挑起水来腰板总是挺得笔直,行动敏捷,有时一步能跨两级台阶,一天劳动下来总要比别的卖水人多挑几担。我每次看见他挑水疾走的样子,都很羡慕他能干,真不愧是挑水巷出名的“挑水状元”。

韦叔特别喜欢同我们这帮小孩在一起玩儿,有时还帮这个做一副弹弓,帮那个削一个陀螺,同我们这伙小孩平等相处,从不以大人自居。尤其令我佩服和崇拜的是,他会讲很多好听的故事。夏天的晚上,他坐在自家门口一块空地的一张矮凳上,摇着一柄葵扇纳凉,这时小伙伴们带着小板凳三五成群地跑来听他讲故事。韦叔虽然年轻,但却是个讲故事的老行家,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抑扬顿挫,让小伙伴们的情绪也跟着跌宕起伏,对他有点夹壮的口音也不在意了。

韦叔讲的许多故事中,留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布伯》。他说布伯是壮家最有本事的人,因为雷神很久不下雨,弄得天下大旱,布伯就上天去捉雷神,将它带回家乡,用鸡笼罩把它罩在晒谷坪上,然后买来盐和瓦缸,准备把雷神杀了腌起来。不料在他离开后,看守雷神的儿女给雷神喝了碗水,让他恢复了力气,冲破鸡笼逃跑了。还有一个故事是《莫一大王》,莫一是壮家人的头领,他有很大的本领和法术,敢同皇帝斗。皇帝派兵马来捉他,砍掉了他的头,他不怕,他的头能飞回颈子上接好。后来他的头还变成了人头蜂,要飞去叮皇帝……韦叔告诉我们,他讲的故事都是童年时从老祖父那儿听来的、壮家人自己的故事。天气冷时,大家就挤在韦叔的小屋内听故事,往往直到夜深了,母亲出门来喊,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有一次,我听到别人问韦叔:“壮仔,你怎么不在农村种田,一个人跑来城里挑水卖?”我见韦叔马上低下头来,悲哀地说:“谁愿意跑来柳州,走投无路了才来的。”原来韦叔的家在附近农村,他同父母一起租地主的田来耕种,后来地主嫌他们拖欠田租,把田收了回去,他们一家三口只得流浪来柳州,靠捡破烂和打零工过日子。

“那你的父母呢?”别人又问他。

“在那场大轰炸中,都被日本飞机炸死了。”韦叔声音低哑,泪流满面。

韦叔提到的日本飞机对柳州那场大轰炸,使我马上回忆起市区被轰炸后的情景。当时日本飞机空袭差不多天天都有,甚至一天几次。由于市区柳江北岸没有躲飞机的山洞,住在河北的居民听到预备警报,就得赶快扶老携幼通过浮桥向柳江南岸的马鞍山、鱼峰山一带奔逃。那次日本飞机大轰炸,预备警报响了不久,几架日本飞机就到了柳州上空。河北岸的居民已经来不及往河南岸跑了,很多人都往附近的柳侯公园内躲避。当时,母亲带着我也在公园内躲飞机,震耳欲聋的巨大爆炸声此起彼伏不断响起,我和母亲躲在一座假山旁边,侥幸没有被炸伤。解除警报后,惊魂未定的母亲背着我离开公园回家,一路上,都听到路边被炸伤的人喊爹叫娘,幼小的我在母亲背上被吓得埋下头,闭起眼睛不敢再看,这也成为我后来经常做的噩梦。

提到大轰炸之后的几天,韦叔突然从挑水巷消失了,听别人说,韦叔是投奔本地的自卫队,打日本鬼子去了。又过了一年多,日本快要投降了,挑水巷有人传说,韦叔在1945年6月,柳江县鬼子坳那场军民共同伏击日本鬼子的战斗中,成了杀敌的英雄人物,也有人说他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了。从他走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

柳州市区的饮用水,从昔日的靠人挑到今天的自来水,是一种悄然无声的进化,时代淘汰了挑水人,挑水巷也随着消失了。现在那一带早已建起一栋栋、一排排居民大楼,可是张伯和韦叔留在我心中的形象却仍然栩栩如生。每逢想起他们在旧社会的遭遇和苦难,便感到我们今天的生活充满了阳光,真的很幸福。

新闻推荐

南环路连发两起车祸 一名司机被困 多辆汽车受损

记者覃乐维晚报讯4日下午,南环路第一看守所公交车站附近在10多分钟内接连发生了两起交通事故,造成一名汽车驾驶员被困驾驶...

柳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