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深度融合 蜜桔之乡享甜蜜 第九届柳城生态蜜桔文化旅游节见闻
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一角稻田艺术节现场,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演员在演出结束后与稻草制作的艺术作品合影留念。村民龙美凤将一筐筐蜜桔装车。
11月,又是一年“甜蜜季”,柳城处处呈现出“满山尽披黄金甲,果甜丹碧万点金”的美好景象。
蜜桔节是柳城县的传统节庆,迄今已举办了八届,陪伴柳城桔农走过风雨,见过彩虹,见证了这一地方特色扶贫产业不断成长壮大,并成为柳州市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20日,第九届柳城生态蜜桔文化旅游节暨柳城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如约而至,这一次,柳城全面打通拓宽“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富民通道,让桔园、稻田成为游园,农产品变产品成商品,深度融合农文旅产业发展,助推柳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桔园稻田成乐园
观光农业“不打烊”
柳城地处柳江、融江、龙江三江交汇处,拥有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在这里,一年四季玩法不重样,观光“不打烊”,游客可以春天踏青祈福,夏天漂流赏桑田,秋天摘果闻稻香,冬天看红枫炫舞,妙哉,乐哉,趣哉!
眼下,正是蜜桔成熟时,满山金黄,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他们一边闻着蜜桔的清香,一边手挎篮子,拿着剪刀攀枝采桔。孩子们也在大人的带领下在桔园里亲近大自然,体验农事。“这是我第一次到果园里采摘蜜桔,有趣又新鲜。之前就听说柳城蜜桔好吃,今天试了试果然名不虚传,果实清甜多汁。”市民侯善云说,桔园犹如一座游乐园,让她十分开心。
努力玩转玩活蜜桔外,柳城也首次用农田稻草做“纸笔”进行了稻田艺术的创作。在古砦仫佬族乡的稻花飘香景区,被“种”在稻田里的鲤鱼、青蛙,吸引了游客驻足。为与这些有趣的稻田艺术作品合影,孩子爬上了父亲的肩头,美女们穿上了仫佬族的民族服饰,游客们拿出了各种各样的自拍神器。“真是太好玩了,农田也可以这么时尚,不枉我今早从南宁赶过来。”游客姚婷兴奋地说。
在柳城,所有的传统农业资源都是宝,成为吸引游人的一道亮丽风景,给当地农民带去了“钱”景。龙美凤是柳城华侨农场三曼村人,2016年靠着种植蜜桔顺利脱贫,去年仅销售蜜桔就赚了15万多元。“蜜桔刚成熟就有外地客商来采购,游客也争相来买。”龙美凤说。
截至目前,柳城蜜桔种植规模达18万亩,年平均产值24万吨,年产值超7.6亿元,已成为广西首个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生态原产地保护认证。
砖房矮墙“活”起来
农产品有颜又有价
“什么?房子砖墙也能作画?”这放在过去,古砦乡村民怎么也不敢想象,但今年通过大学生们的画笔,古砦换了“新装”。村民们老旧的房屋被刷上了白漆,画上了丰收的景象、挑着装满蜜桔篮子的村民,以及冬季的红枫树林,让人误以为走进了艺术画馆。“我们绘画的素材主要是农民的乡间生活和民族风俗,色彩也大多采用轻快明亮的颜色,这样村庄就能和谐融入周围自然景色,有趣而不俗。”主创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
走进仫佬族文化长廊,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有用鲜花设计的民族配饰、用植物蜡染的衣服、稻草编织的鸡蛋盒、绘上柳城风景民俗的蜜桔礼盒等。“农产品变成商品,提高附加值,最重要的是做好产品包装,讲好品牌故事。为此我们精心挑选了麻织品,在上面绘制各类少数民族群众表情,用稻草编织成一个个鸡蛋盒,让农产品变得有趣有艺术。”广西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郭菲说。
给乡村“穿新衣”,为农产品设计包装盒,都是柳城深化文旅产业的一次大胆尝试。广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服务质量标准评定专家库专家过竹介绍,明年还会和当地政府合作,尝试和挑战改造农村危旧房做成民宿,以民宿为载体将民族、乡愁、旅游等进行有机融合,一条龙地为乡村旅游设计包装、开发新产品和新景点等,让没有专业知识的农户直接有成熟、现成的商品推向市场,发展乡村旅游业,脱贫增收。
“下一步,柳城还会重点开发凤山山禅水韵等山水品牌系列,打造古砦民俗风情等历史文化系列、大埔知青文化等红色文化系列,不断提升旅游品质。”柳城县文化广电与旅游局局长张奇丽介绍道。
本报记者
覃珩 覃科 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柳城法苑”微信公号11月12日消息,当日,广西柳州柳城县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原柳城县寨隆镇畜牧兽医站站长韦某某,因涉...
柳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