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到收乐无边 从无到有比蜜甜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看柳城变化系列报道之蔗糖业篇
蔗糖业是柳城县的支柱产业,无论在乡镇还是村屯,都可以看到这一产业对当地的影响。它们是道路两旁随处可见的甘蔗地,是冬季在路上来回穿梭的运蔗车,是村屯里一栋栋拔地而起的“甘蔗楼”……一根甘蔗从种到收,一粒白糖从无到有,展现的不仅是蔗糖产业的变化,也是柳城县的变化。
种植更轻松
9月10日,大埔镇同境村龙门屯村民韦克胜早早起床来到自家甘蔗地,远远便听到甘蔗种植机的轰鸣声,只见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把一根根甘蔗放进种植机,断蔗、摆放、施肥、盖土一步到位。“我种了40多年甘蔗,今年最轻松!”韦克胜笑呵呵地说,以前家里的地东一块西一块,要用牛车把甘蔗拉到地头,再用镰刀把甘蔗砍断,然后挑到地里摆放好,最后用锄头盖土,10亩地一家人一个月都种不完,现在不到半天就种完了。
在柳城,很多蔗农和韦克胜一样,觉得种甘蔗轻松了。这些转变,还得归功于柳城县大力推进“双高”“四化”建设。2014年,柳城以冲脉镇为点,开启“整镇推进”工作的新模式,让农田由小块分散向大块集中转变,为糖料蔗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创造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以“糖厂+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推广“跟、种、管、收”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从而达到解放生产力的目的。2018年,柳城县大型甘蔗种植、收获机械拥有量居全市首位。
品种更优质
9月10日,一场雷阵雨过后,柳城县甘蔗研究中心主任韦海华走进蔗苗基地,他时而抚过半人高的蔗叶观察长势,时而蹲下来数一数出芽数,今年他要和同事在这4万株甘蔗苗中选出50株苗培育。“还是有自己的品种心里踏实。”韦海华说。
2003年以前,该中心以引进推广甘蔗品种为主要工作,但外来品种无法适应本地生产这一问题还是限制了柳城糖业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们决心自主培育甘蔗品种。如今,他们的研究工作已经走上轨道,有了办公大楼、研究大楼、种植基地、育苗大棚,还有用于测试糖分、抗性的器材,并聘请甘蔗专家前来做研究。更重要的是,柳城已育成“桂柳系列”甘蔗新品种——桂柳一号、桂柳二号、桂柳05136、桂柳07500……育种水平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其中桂柳05136于2017年获柳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推广种植面积200多万亩,以12.9%的覆盖率位居全国首位。
生产更高效
9月9日,柳城糖厂的韦毅顺在检修设备,他时而拧紧松动的螺丝钉,时而焊接裂开的铁管,脸上沾灰却不显狼狈。“在1989年的时候,做这样的检修可是要全员上工的,要钻到糖罐里去做清洁,一天到晚除了眼白,其他地方都是黑的。”生产科科长李彦明说。以前厂里设备简陋,开榨前三个月就要全员出动检修设备,做清洁;开榨时,进厂的煤车和甘蔗车一样多,一座20吨的煤渣锅炉,能把整个厂区弄得烟尘滚滚。
如今,柳城糖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员工从最初的160人到现在的800人;20吨的煤渣锅炉变成如今的50吨、60吨的甘蔗渣锅炉;日榨量由800吨变成如今的5000吨;甘蔗渣“遇见”高新设备,还可用于生产环保绿肥、造纸、做清洁能源;助晶箱由原来的2个变成如今的20个,还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蔗糖生产更加规范、规模更大。
本报通讯员韦晓平
新闻推荐
日前,在柳城县社冲乡洛文村蔬菜基地,驻村第一书记在向合作社成员了解毛瓜生产销售情况(见上图)。今年以来,社冲乡根据当地临近...
柳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