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当“大王” 家禽满山跑 柳城古砦仫佬族乡退伍军人潘善林回乡创业的故事

柳州日报 2019-06-14 10:18 大字

一边是捧在手里的“铁饭碗”,一边是看不到头的创业路;一边是爱人的极力反对,一边是埋头苦干的决心;一边是物欲横流的诱惑,一边是独守寒山的孤寂……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退伍军人潘善林面临许多矛盾的选择,最后他都听从内心,选择了一条艰难却不后悔的创业路……

荒山深处有人家

走过弯曲又陡峭的山路,便来到潘善林的旺林家庭农场,沿着一条坑坑洼洼的石子路艰难爬行,来到半山腰才看到家庭农场的全貌:一间蓝色屋顶的简易房,屋前有水泥砌成的石凳,旁边有黑色遮阳网围着的一个山泉水池,屋后是精心栽培的南瓜桔和柚子树,三三两两觅食的鸡自由自在,正在抢食的猪生猛充满野性,在不远处,一抹抹黄色的身影缓慢移动,那是一头头牛……这个海拔740米的地方有个很美的名字——天堂峒仙峒口,也是潘善林放弃一切,开始创业的地方。

“这里海拔高,空气好,无污染,很适合发展种养业,现在大家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绿色无公害食材应该会有市场。”日前,潘善林说起他创业的初衷。慢工出精品,从选择这座大山开始,潘善林就没想过走捷径,他用最“土”的方式种养,家禽全部放养在山林间,食百草、捉小虫,藏香猪和高山土鸡要10个月以上才能出栏,肉牛则要3年以上才能出栏,就连果地里除草也不用除草剂,而是坚持手工割草。好的品质自然获得好评,如今潘善林的种养业渐渐名声在外,不少来自柳州、来宾的培训机构或者农场主都会上山来取经。

守得云开见月明

大山孕育天然的食材,同时也孕育孤寂。潘善林说,他每天6时30分起床,一个人铡草、给牛育肥、喂猪、看牛、吃饭、休息……忙的时候不觉得,一旦闲下来,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只有山风吹过的声音。

2017年6月的一天,潘善林沿着脚印去寻牛,一不小心从湿滑的山坡滚了下去,左小腿被划了一道又长又深的口子,血流不止,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潘善林只能撕破衣服进行简单包扎,然后摸索到身边的一根木棍,一瘸一拐地向住处挪去,两个多小时后才回到住处。

“晚上抬头看星星的时候最难过,想家人,想朋友,想自己为什么要选这条路,有时也会哭。”潘善林说完笑了笑,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坚持。这一坚持就是6年,他凭一己之力,让一座40年未开垦的荒山变得家禽满山跑。如今每年出栏70头牛犊,一头3000元;每年出栏藏香猪150头,一头900元,光是卖牛犊与香猪一年就有30多万元的收入,还有1000多只高山土鸡、200亩柚子、100亩南瓜桔……潘善林的旺林家庭农场日渐兴旺。

饮水不忘思源头

“2016年我跟善林赊了7头牛回来养,现在发展到14头了,去年卖了2头,得了12000元,等下次卖牛我的牛款就可以结清了,脱贫也有希望了。”大岩垌村的梁爱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回家照顾生病的母亲而放弃在外地打工,家中贫瘠的土地让一家人的温饱成了问题。潘善林知晓这一情况后,便主动引导梁爱富通过养牛来致富,还赊销价值近30000元的种牛给他。

“我觉得善林这个人有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军人作风,主动放弃安置的好工作,回到家乡做起了‘山大王’,搞发展,一来可以方便照顾年迈的母亲,二来可以为家乡脱贫做贡献。”大岩垌村第一书记乔德师说。现在,潘善林带领着4户贫困户共15人,通过养牛、养猪进行致富,先是赊销种牛、种猪给对方,待对方有收入后再偿还欠款,同时还不定期跟踪,教他们如何进行护理。“现在我在申请相关的政策扶持,准备把上山的道路硬化好,下一步还将扩大生产和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对于未来的发展,潘善林信心满满。

本报通讯员韦晓平

新闻推荐

用公家卡为私家车加油 柳州5名“油耗子”被查

柳州讯近日,柳州市纪委监委通报了5名“油耗子”被查的情况,分别为:柳州市柳城县市容管理行政执法局原副局长、县环卫站原站...

柳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