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尾变废为宝富农家 被加工成青饲料销路旺,柳城县龙头镇瓦窑村蔗农增加不少收入

柳州晚报 2019-02-16 10:56 大字

▲村民在加工甘蔗尾用甘蔗尾生产并装包好的青饲料▲打碎的甘蔗尾发酵后散发出甜味▲村民挑甘蔗尾去装车▲村民运甘蔗尾去卖▲甘蔗尾被放到机器内粉碎

记者 李书厚陈跃文

砍完甘蔗留下的甘蔗尾,以前都是直接丢地里晒干了烧掉,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搞不好还容易引发山火。可本榨季以来,柳城县龙头镇瓦窑村一带的蔗农,却对砍下来的甘蔗尾不舍得烧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甘蔗尾成为营养丰富的青饲料

“现在可以卖钱了,哪个还舍得烧。”13日下午,记者驱车来到柳城县龙头镇瓦窑村加应屯看到,眼下正值榨季,路边地里种满了甘蔗。虽然天气寒冷,却随处可见村民拿着镰刀在地里砍甘蔗。面对记者的询问,正在地里砍甘蔗的村民徐女士笑呵呵地说道。

如今,村里有人专门收购甘蔗尾,每吨能卖到150元左右。可作为甘蔗废料的甘蔗尾,被收购来做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找到了收购甘蔗尾的村民江仕贵。他跟另外两名村民合伙在村中办了一个甘蔗尾收购加工店。

江仕贵今年40多岁,是龙头镇新村的村主任,一直扎根在村里搞发展。他虽然个子不高,但热情开朗,走起路来抖擞带风。

甘蔗尾是如何变废为宝的呢?江仕贵称“偶然中有必然”。原来,他们都养有牛,每逢冬季草叶枯黄的时候,他们就经常为养牛的青草发愁。为此,他们经过考察,并于去年10月份左右,经商量决定做甘蔗尾加工项目,即先将甘蔗尾打碎压实,接着用密封的包装袋装包,让被打碎的甘蔗尾在密封的环境下进行厌氧发酵,最终成为喂养牲畜的青饲料。让人意外的是,由甘蔗尾打碎发酵成的青饲料,不仅解决了自家牛的养殖问题,生产出来的青饲料还很受欢迎,“区内的河池、区外贵州等地养殖场的老板,都派车过来将青饲料运回去喂养牛羊。”

在由钢架棚搭建的甘蔗尾加工点内,记者发现堆放着大量成捆新鲜的甘蔗尾和已经打包好的青饲料成品,还未靠近青饲料堆,记者即可闻到一股很清甜的香味。

“甘蔗尾富含糖分和植物纤维,密封发酵就散发出甜香。”江仕贵说,打碎后的甘蔗尾是在密封厌氧环境下发酵的,不仅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牛羊比较爱吃。

13日下午3点20分,货车司机杨先生从河池市都安县赶来,一次性拉走25吨左右的甘蔗尾青饲料,送往外地的养殖场。江仕贵说,目前他们生产的青饲料,可袋装密封发酵,每吨卖300多元,也可以由养殖场拉回去放到发酵池发酵,此举还可以节约成本。

卖甘蔗尾增加一笔不小的收入

大卡车刚将成品拉走,蔗农便将甘蔗尾送上门。江仕贵说,每亩甘蔗地有一吨左右的甘蔗尾,收购价为150元/吨,如今蔗农通过卖甘蔗尾就能新增一笔不小的收入。

当天下午4点多,72岁的村民林华杰驾驶电动三轮车连续送来了4车甘蔗尾。他说,短短3个月他卖甘蔗尾已赚了5000多元,心里很乐和。

记者跟随林华杰来到甘蔗地里,看到他和老伴正在清理甘蔗尾。原来,有的蔗农家没有足够人手,但又舍不得将甘蔗尾丢地里,就通知他们来将甘蔗尾运去卖。

瓦窑村加应屯蔗农徐女士家一共种了10多亩甘蔗。她说以前砍下的甘蔗尾都是丢地里烧掉,如今能卖钱了,她家到现在虽然才砍了两亩多的甘蔗,但已经卖了两次甘蔗尾,得了好几百元,增收看得见。

据了解,卖甘蔗尾对龙头镇旗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梁金芝来说,增收也是看得见的。去年,梁金芝家种了100亩左右的甘蔗,本榨季既可以一边砍甘蔗卖,还可以一边卖甘蔗尾。

江仕贵说,一直以来,甘蔗尾没人要,往往丢在地里烧掉,不仅污染空气,而且烧不干净,处理起来很麻烦,现在可以变废为宝了,可以说是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双丰收。根据他们测算,如今每月可以生产青饲料2000吨,预计整个榨季可收购加工1万吨甘蔗尾叶,可为附近蔗农增收上百万元。

新闻推荐

开车捡包包 失控险坠桥 幸无人员伤亡 女司机现场崩溃大哭

事故现场通讯员韦晓冰李宗亮晚报讯2月10日晚上,柳城大桥人行道上出现惊险一幕,一辆五菱小客车撞坏桥边防护栏,险些坠桥。当...

柳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