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湿地保护工作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柳州日报 2018-11-23 09:27 大字

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日前,市政府正式发布实施《柳州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2017-2035)》。

《柳州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2017-2035)》(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所负责编制,2017年12月完成初稿,并向全市各部门、县区政府、管委会征求意见,多次修改完成,2017年12月26日通过了专家组评审。《总体规划》内容分为8个章节,包含6个附表、16张附图。分别从规划背景、规划区域内湿地资源现状分析、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保护与恢复、重点工程布局、投资估算,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描述。现就《总体规划》相关内容和要点进行详细解读。

湿地保护总体 规划背景

湿地资源是柳州市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全市人民生活、生产的重要保证,保护好湿地资源对于保护柳州市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柳州市高度重视湿地资源的保护与恢复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柳州市水功能区划》《柳州市柳江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施方案》《柳州市中小河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柳州市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2016-2030年)》《柳州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等的编制工作。启动了一批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水资源保护得到加强。积极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加快坡耕地整治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306公顷,坡耕地治理1173公顷。海绵城市试点工作以及“柳州市百里柳江”项目建设,对于柳州市生态护岸建设、湿地开发与保护、雨水的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的改善均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也为全市的湿地水环境的治理、改善、保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体规划》重点提出了几项目标任务:到2035年,一是建立全面湿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体系,实现全市湿地保有量42126公顷不减少;二是通过建立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湿地名录等有效措施,实现全市湿地保护率50%以上,自然湿地和重点湿地90%以上得到有效保护;三是湿地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不减少;建立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制度;四是建设湿地保护小区24处;湿地公园10个。

湿地保护总体

规划需要

湿地,是指自然或者人工形成的沼泽、湖泊、河流、滨海、库塘等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适宜野生生物生长、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潮湿地域。它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减缓径流、调节气候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

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偏东北,境内最大河流为珠江水系西江的支流柳江,形成“三江四合,抱城如壶”的地貌。市区青山环绕,有“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的美誉;水抱城流,描绘出“百里柳江,百里画廊”的景色。以柳州为圆心的250公里半径范围内,集中了广西50%以上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与毗邻的桂林市共同构成享誉世界的大桂林旅游风景区。

柳州市湿地资源十分珍贵,根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及本次规划调查统计,目前全市8公顷以上的湿地斑块有724个,湿地总面积为42126公顷,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4个湿地类,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草本沼泽、库塘、运河/输水河8个湿地型。

可见,对全市的湿地进行摸底与调查,实施《湿地保护总体规划》和《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是对国家、自治区、柳州市关于湿地保护政策的落实与响应,是改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需要,也是抢救性保护柳州市湿地资源、改善全市整体生态环境的需要。

湿地保护总体

规划目标

《总体规划》范围:柳州市市域全部范围,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体规划》期限:基准年2016年,期限从2017年-2035年。其中近期2017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5年。

《总体规划》目标:对柳州市湿地保护进行统一布局规划,划定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建设以各级重要湿地、湿地公园、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高效生态农业和湿地生态旅游示范工程等为主要内容的湿地保护体系,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通过建立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制度,使柳州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湿地保护和管理的先进示范市。

《总体规划》中,全市湿地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北部山地水源涵养生态湿地区、中部岩溶峰林谷地农林主产湿地区和南部河谷平原人居环境湿地区。

1. 北部山地水源涵养生态湿地区:本区位于柳州市北部桂北山地区域,包括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融安县,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3.47%。

本区域内山地连绵,林地面积大,植被保护较好,属于桂北山地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是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分布区域,珍稀物种资源丰富,是我国中亚热带地区的重要物种贮存库,是柳州市的北部生态屏障。

2. 中部岩溶峰林谷地农林主产湿地区:本区位于柳州市中部岩溶峰林谷地区域,包括柳城县和鹿寨县,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9.35%。

本区以岩溶和丘陵地貌为主,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鹿寨县有拉沟原始森林、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古亭山等;柳城县有被誉为“中国岩洞第一漂”的龙寨水岩风景区、明代的古廨古城、宋代陶窑遗址、融江洛崖岩等,未来旅游开发价值较大。

3. 南部河谷平原人居环境湿地区:本区是全市的城市建设中心区,包括柳北区、鱼峰区、柳南区、城中区和柳江区,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7.19%。

本区以河谷平原为主,是柳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分布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包括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百里柳江旅游区、大龙潭-白莲洞旅游区、中国南方古人类“柳江人”文化遗址通天岩、龙怀旅游度假区、黔王洞等,龙怀水库、北弓水库、红花水库等均为未来规划的重要水利风景区,同时还有正在建设的柳江岜公塘湿地公园、柳州沙塘湿地公园等,湿地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赖柱武 黎杰 文/图)

新闻推荐

2017年机动车驾培机构质量信誉考核出炉 龙城四所驾校考核不合格

今报柳州讯(记者岑琴)11月20日,柳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处(下简称运管处)在柳州市交通运输局官网上,公布了2017年度全区机动车驾驶员...

柳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柳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