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在基层获得三甲医院的服务——市人民医院积极探索便民利民改革举措(上)

柳州晚报 2018-07-24 12:57 大字

柳州市人民医院和柳城县人民医院建立医联体签约仪式

过去,除了特殊病例需要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前来会诊,患者在县一级医院很少会获得三甲医院医生的诊疗。但市人民医院通过改革,建立起包括三级公立医院、二级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框架的医联体大格局,切实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普通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能向三甲医院医生寻医问药。

建设医联体 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2016年初,柳州市医改办、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关于征求柳州市区域医疗卫生机构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意见的函》。市人民医院根据国家、自治区和市里的相关精神,由此开始探索、筹备医联体建设。该院根据调研结果,制订了个性化的方案:着重以“分级诊疗机制”“帮扶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等3大机制为建设重点,努力构建一个结构立体、具备“上下联动、横向联动”功能的医联体网络。

此后,市人民医院携手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6家二级公立医院,8家社区服务中心(卫生院)组成三级框架的医联体,并创造性地将自治区属的广西荣军医院、民营二运骨伤医院、东大肛肠医院、福康医院等也纳入医联体框架内,进一步完善了医联体组织体系。同时,松散型与紧密型共促进,2018年1月,市人民医院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正式对该院实行托管;2017年6月,市人民医院与鹿寨县人民医院结为紧密型医联体;近期市人民医院也与柳城县人民医院结为紧密型医联体。

在医联体建设中,市人民医院不断探索运行管理机制,以确保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通过统一功能定位,建立和完善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形成了急重症病人在柳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慢性病人和恢复期病人在医联体内的县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维持治疗的服务模式。

通过统一资源配置,建立了卫生人员双向流动机制。截至目前,市人民医院已向各医联体定期派驻82名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派驻医师在受援医院共诊疗18795人次。其中,派驻鹿寨县人民医院的专家带领开展鹿寨县首例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根治术等6项新技术新项目;帮扶柳城县人民医院建设口腔科,使该院2017年口腔科门诊量同比增长50%。

这些举措,使基层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三级甲等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强化龙头引领 推动成员单位进步

在医联体建设中,市人民医院切实强化核心医院的龙头作用,不断带领成员单位前行。

突出专业特色,建立技术帮扶机制。市人民医院医联体根据各自特色,最大限度保留各医院特点,充分发挥各专科优势。同时对薄弱科室进行技术帮扶,市人民医院针对融水县中医医院外科、妇科、肿瘤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及病理科等薄弱科室,通过医联体平台,开展精准专科对接合作,派出专家帮扶,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积极推进远程医疗、“互联网+”协作网建设,最终实现医联体内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水平及整体服务效率。市人民医院通过广西远程医疗“县县通”工程筹建完成的柳州市人民医院远程医学中心,与各医联体成员单位积极组建远程医疗协作网实现医疗协作;医院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通过微信与各医联体成员单位组建了工作指导交流群、胸痛中心群。

市人民医院还通过把优秀的医务人员下派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开展门诊、手术、查房、讲座以及其他技术交流,一方面直接处理疑难杂症,解决病人痛苦,一方面现场施教,提高了医护人员水平。此外,医院还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帮助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新业务、新方法和新技术引进,努力为医联体成员单位培养一批能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医护人员。据了解,截至目前,各医联体成员单位已选派了100余名医务人员到市人民医院进行进修、学习和相关知识培训。

市人民医院通过医联体建设,把龙头医院变成了培养优秀基层医生的“孵化器”,促进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进一步确保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

(韦 健 文/钟计锋 图)

新闻推荐

柳北城管联系爱心人士筹到8000元爱心款 贫困女大学生学费有着落

柳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决定资助女大学生。困难女大学生的学费终于有了着落。记者张捷通讯员朱开健晚报讯“我能继续读...

柳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