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一生”的散学典礼 柳城大山深处1名学生的微小学暂停,告别64年办学历史

柳州晚报 2018-07-07 12:01 大字

李建文大声朗读老师写给他的评语。7月6日航拍的被云雾笼罩的大岩垌小学。散学典礼结束后,潘善吉老师回到办公室偷偷抹眼泪。潘善吉老师送李建文走出学校。李建文在学校门口向老师道别。7月6日,潘善吉老师和李建文在球场上打篮球。7月6日,在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大岩垌小学,老师潘善吉和学生李建文在教室里上本学期最后一节课。

记者 黎寒池

“还记得那天下大雨,路上你摔倒了还坚持上学的事情吗?还记得我们在取暖器旁一边烤干衣服一边上课的情形吗?还记得……”昨日上午,位于大山深处的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大岩垌小学,58岁的老师潘善吉用连续提问的方式,和二年级学生李建文回顾了一年来师生俩一起走过的日子。

由于当地暂无适龄入学儿童,这所微小学将暂时停办,告别64年的办学历史。昨日,师生俩在教室举办了一场简短的散学典礼,潘善吉手写一份“三好学生”的奖状,并自掏腰包140元作为“奖学金”,鼓励小建文走出大山后依然不忘初心,发奋读书。散学典礼结束后,独自回到办公室的潘善吉哽咽得说不出话。

潘善吉把大山里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为鼓励大山孩子勤奋读书,2002年起,他每年自掏腰包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奖励——每科成绩80分以上奖励20元,达到100分每科再奖励100元,对于走出大山上学的孩子,获得“优秀三好学生”称号的奖励20元,其他荣誉的每项奖励5元至10元不等。“有一次有10多个孩子获奖,我一次性发了1000多块钱。”潘善吉说,钱虽然不多,但获得奖学金的孩子,学习更加刻苦。

“潘老师对我很好,他教会我讲普通话,认字读书,还有很多做人的道理,这次期末考试数学我考了100分,语文99分,我高兴坏了。”李建文说,下学期,他希望潘老师也能跟他一起到乡中心校,继续做他的老师。

“这孩子从小没有母亲,跟太奶奶长大,刚来学校时看到我就哭,也不会说普通话,我把他当成亲儿子一样教导了两年。”潘善吉哽咽着说,如今要分别,真的有太多的不舍。但潘老师还是希望小建文能尽早走出大山,因为长年一个人学、一个人玩,在家在学校面对的都是老人,这样的生活不免枯燥、无趣。“外面的条件要更好一些,他也应该有自己的小伙伴,还应该学会与同龄人交往。”

告别坚守了28年的学校,已经临近退休年龄的潘善吉将去哪里教学?潘善吉说:“现在还不懂,再说吧。”

据介绍,大岩垌小学所在的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大岩垌村位于大山深处,是一个深度贫困村。该小学创办于1954年,曾经是一所完全小学,学生总人数最多时达82人。2002年起,随着集中办学后生源减少,该小学改为教学点,只接受1至2年级的学生。近年来生源锐减,2014年秋季学期起,连续四年只有1名学生。

新闻推荐

“无蚊村”脱贫记

梁加明邓克轶柳城县社冲乡有个洛文村,外号叫“无蚊村”,因村里常年无蚊子而得名。该村有百香果、葡萄、桑蚕等产业,有贫困户...

柳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