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简洁的追思会,一次对接传统的改革 沂水县“惠民礼葬”育出新民俗,改革经验被民政部在全国推广
5月25日,在沂水县许家湖镇一处向阳的山坡上,一人高的松柏行列有序,一方方卧式墓碑庄重地摆放在两树之间。
这里是沂水县许家湖镇规划建设的长山公益性公墓。长乐社区居民王树奎自从公墓建成就在这里任专职管理员。“改革让家属们不用担心因为办丧事增加负担,去世的也走得风光体面。”王树奎说。
王树奎口中的“改革”是沂水县实施4年多的“殡葬全免费”政策。4年多来,沂水县交上了这样一份惠民成绩单:截至2021年5月19日,沂水县已有35202户逝者家庭享受殡葬全免费政策,新去世人员进公墓安葬率100%,节约社会殡葬支出8.8亿元,节约木材3万多立方米,节约土地1000多亩。
不花一分钱办好“身后事”
在沂水县,过去,光安葬逝者,每年至少要占用300多亩地,同时,办丧事流行大操大办,攀比,一场最普通的丧礼,也要花费2万多元。
2017年,沂水县启动了以“惠民礼葬”为核心的殡葬改革,在全国率先推出“殡葬全免费”政策。按照规定,涉及遗体的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费、公益性公墓墓穴和墓碑使用费、碑文刻制费全部免除,用“惠民礼葬”补齐民生服务领域的短板。
为了让这一惠民政策落地生根,沂水县将县殡仪馆由自收自支单位改制为全额分配事业单位,建设统一设计的公益性公墓,在县、乡设立公墓管理机构,每处公墓设专职管理员,确保免费安葬和维护管理。
相关规定也在政策推行时同步出台,2020年4月4日正式出台了《沂水县文明殡葬规程》,从制度化层面,将沂水殡葬改革推上长效化轨道。
截至目前,沂水县已规划建设公益性公墓110处,平均每个乡镇(街道)新建公益性公墓3至5处,每处辐射半径3公里、服务10个村左右,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
追思会简洁又不失温暖
殡葬改革,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临沂方言话剧《樱桃崮下》,保守的“二舅”振振有词地教导子侄辈“要对老爹孝,早备棺材料”,这句台词反映出传统殡葬习俗里的“老规矩”。
这些“老规矩”恰是殡葬改革的堵点。如何变堵点为亮点?于是有了从“简”到“俭”,再到“礼”的三次改变。
殡改之初,“厚养简葬”中的“简”字让不少人,尤其是老年人难以接受。他们误认为,简葬就是简单安葬,是对逝者的不重视、不尊重。沂水县遂将“简”字改为“俭”。这一改,老人们一下子就明白了,丧事俭办是不在规模上讲排场,不在花费上比阔气,并不是草草了事。
在殡葬改革过程中,沂水县对传统丧葬文化一直秉持“去粗取精,去芜存菁”的态度,注重改革与传统的对接。一个独特的做法,就是为逝者举办“追思会”。
2018年7月1日起,沂水县推广“播放哀乐、宣读逝者生平、鞠躬告别”的“追思会”模式。群众丧礼由乡镇工作人员主持,村“两委”干部宣读逝者生平,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全程为逝者家庭做好服务。“群众丧礼政府办,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对逝者亲属的安慰,简洁又不失温暖的追思会,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被群众广泛接受和认可。”沂水县民政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沂水经验”全国推广
今年5月中旬,民政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学习推广山东省沂水县“惠民礼葬”改革经验做法的通知》,供全国各地学习借鉴。
5月25日,沂水“惠民礼葬”改革专家研讨会举行,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山东省民政厅、临沂市政府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沂水县殡葬改革适应了老龄化社会和乡村现实状况。”山东社科院陈建伟博士介绍,目前国内有12个省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在老龄化社会下,每年有大量的老年人去世,殡葬的现实压力比以前要高得多。“乡弱村空”现实下,殡葬给生者带来的精神压力也比以前要高得多,比如一些群众对传统丧礼仪式不了解、不熟悉,礼俗中的一些内容已经不适合现代人的情感宣泄和表达,在有些地方甚至异化为一种闹剧。这个时候政府站出来,改革风俗,简化流程,对生者是一个解脱,也是打破了礼俗对人们的束缚。从这个角度来看,沂水县的殡葬风俗改革有其群众基础。
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培伟把沂水殡改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依势治理”。他说,沂水县委书记薛峰在总结报告中多次提及“顺势”这个词,可见沂水县治理机制的创新应该是殡改成功更核心的地方。
刘培伟说,沂水的成功不是因为其特殊性,比如民风相对质朴、财政相对雄厚等因素,而是因为有一套治理机制。通过对治理机制的揭示,将有助于沂水经验在理论上提升,使其在更大范围内更有效地扩散到其他地区和其他领域。
会上,有学者认为,沂水县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的“惠民礼葬”,进一步织密了“生老病死”的民生保障闭环,闯出了基层殡葬改革的新路子。
新闻推荐
沂水县探路小型水库经营权改革 “四权分置”,让水生态价值变现
四官旺村成立水利合作社,建起垂钓园,增加了社员收入。5月21日,沂水县沙沟镇石旺官庄村村民白照海家的8亩菜园里,...
沂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