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制小棉袄,古稀老人年入过万 “沂蒙小棉袄”暖了城里娃,也暖了村里老人
老人们正在缝制小棉袄。吴照京展示产品。1月8日,明媚阳光透过山东省沂水县杨庄镇吴家楼子村一间手工制衣坊的窗户,照在78岁老人李秀荣身上。只见她戴着老花镜,手中针线上下翻飞,认真地缝制着一件花布小棉袄。
只要家中无事,李秀荣都会到制衣坊里缝制小棉袄,与她一起来的老姊妹还有不少,平均年龄70岁以上。“我从20多岁就会缝衣服,以前是缝给家里孩子穿,现在缝还能挣钱。”李秀荣说,她在制衣坊里干了7年,工钱一年一结算,一年能挣万元。
给李秀荣发工资的,是制衣坊的创建人吴照京。回村前,吴照京在临沂市,工作轻松待遇好,每月工资6000多元。他在市里买了房和车,一家人的生活简单幸福,直到2013年春节回村过年,村里老人的一句玩笑话改变了他的工作生活。
“当时村里老人跟我开玩笑说,‘你在市里发展那么多年,也不想着给我们找点活干干?’”吴照京说,虽是老人的一句玩笑话,但他听进了心里。回到临沂后,他便开始留意机会。终于,在临沂市华丰批发市场,吴照京注意到手工棉袄受不少人喜欢,市场很有潜力。再加上缝制棉袄是沂蒙乡村的老手艺,仔细考虑后,他想把沂蒙小棉袄发展成新产业。
2013年底,吴照京辞去工作回到村里,向老人们表明自己的想法,并提出由他提供制衣原材料、负责市场销售,老人们负责缝制衣服就行。获得认可后,2014年吴照京开始在村里建制衣坊,当年年底前完工投入使用。村里20多位老人到制衣坊里工作,同时还吸纳了其他村的不少老人。2015年,制衣坊生产步入正轨。
“我们主要有传统小棉袄、唐装小棉袄、盘扣系列小棉袄等多种款式。”吴照京说,为达到精细化加工,他专门配备了质检人员,提前分好使用的棉花和布料,做到每件棉袄质量、大小、重量一致。缝制时,他要求老人们改进传统手艺,按照规定款式和工艺缝制。
现在,老人们对新款棉袄的缝制技艺掌握得愈发成熟,但吴照京对老人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没有过多规定。“家里有事可以不来,干累了就聊聊天,站起来跳跳舞,活动活动身体。”李秀荣说,在此工作的老人平均年收入7000元,最高能拿到15000元。
“我们每年春夏两季集中生产,10月起进入销售阶段,线上线下结合销售。”吴照京说。去年,他开始定制高端小棉袄,又新增了手工枕头、棉被、布鞋、荷包等新产品,村里不少老人领了活回家干,一年也能收入几千元。此外,杨庄镇政府还为他提供了一个产品展销场所,促进产业发展,
2016年,吴照京为沂蒙小棉袄申请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注册了“沂蒙小棉袄”品牌;2020年申请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沂蒙小棉袄一年最高产量达2万件,一年销售额200多万元。
新闻推荐
2020年12月中旬,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规划发展处一行分两批来临沂市蹲点调研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情况。12月11日,省地方金融监...
沂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