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院东头镇桃棵子村: “红色旅游”引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临沂日报 2020-12-16 09:49 大字

□临报融媒记者 武光玉 赵泽军 通讯员 宋玉凤

层层环绕的梯田、崭新整洁的乡村旅游公路、统一建筑风格的农家小院、精心布置的观光步行道——漫步在沂水县院东头镇桃棵子村,红色文化符号处处可见,步行道贯通各个景点,串起一道靓丽的“红色”风景线。

从国家级贫困村到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村,“红色引擎”唤醒红色基因,昔日的贫困山村浴火重生,华丽转身,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之路。

桃棵子村地处沂蒙山腹地,三面环山,全村共227户、651口人,是沂蒙红嫂祖秀莲的家乡。说起桃棵子村的过去,始终离不开一个“穷”字。“村子因地处偏远,最早以前全村只有一条通往外界的山路,而且崎岖不平,村民守着几亩薄田,看天吃饭。村集体负债累累,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贫困村。”桃棵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在表说。

改变发生在2012年,沂水县确定了“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全景沂水”的工作思路,并把院东头镇作为全域旅游的示范点进行重点打造。县委的决策犹如深夜中的一颗明星,启迪了镇党委政府、桃棵子村“两委”班子的发展思路。

“发展红色旅游是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特别是作为沂蒙红嫂祖秀莲的家乡,这是该村最大的优势,必须挖掘红色资源。同时,让旅游产业带动发展集体经济,走绿色发展之路。”谈起当时的情况,沂蒙风情旅游景区管理中心主任、院东头镇党委书记李志刚表示。

围绕传承红嫂精神、挖掘文化资源,聘请专家编制了全村的整体发展规划,精心打造穿村漫游道,改造景观溪流。同时,通过发动社会捐助,征集红嫂祖秀莲等相关图片,在原址修复了沂蒙红嫂、刘知侠旧居;开发了一山九墅、红云冈宾馆等民宿及红色书屋、战时邮局、红色文化长廊;通过沂蒙老兵捐款,建起“沂蒙红嫂祖秀莲纪念馆”;借助“知青点”老院子,建起了“知青老屋”,桃棵子村发展“红色”旅游的蓝图逐渐变为现实。

为抱团发展,2014年,由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了“沂水县红嫂故里旅游专业合作社”,党员干部带头,村民通过土地房屋果园等入股参与,统一管理,统一运营。随着红色文化的不断发掘,村里成立了山东红嫂故里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并注册了“红嫂故里·鱼水情乡”“红嫂布鞋”等品牌。

经过几年的努力,桃棵子村成为全县首家全村域红色旅游景点,每年可接待游客10万多人,每到周末或节假日,驱车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

村民张在俊告诉记者,自从村里开发红色旅游后,他就开起了农家乐,并把在外打工的儿子喊回来,“以前在外地务工,每个月只有三四千元的收入。现在在家门口经营农家乐,一年收入二三十万元,过去想都不敢想。”

在旅游发展的机遇下,桃棵子村的农家乐迅速发展,最多的时候达到40多家,还成立了农家乐联营合作社。精气神好了,村集体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更足了。

为让游客多看多听红色故事,桃棵子村拍摄了电影《沂蒙红嫂祖秀莲》及《沂蒙红嫂祖秀莲》《母子情缘》等微电影,出版发行了《沂蒙红嫂祖秀莲》《鱼水情乡桃棵子》等书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桃棵子村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这个充满活力的“红色小镇”,开始由单一的红色乡村游,发展为集观光、教育、影视等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旅游体,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红色旅游不断发展壮大,也吸引了众多影视摄影、健康养生、运动体验、文学创作爱好者纷纷慕名前来。

如今,桃棵子村已成为国家3A级红色旅游区、爱国主义、“三同教育”基地和各高校大学生实践基地,更成为沂水县“红色”旅游的一张名片。坚持红色旅游发展,不仅为桃棵子村的集体经济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到43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2.1万元。

下一步,桃棵子村将把村落的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和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服务型村庄,让村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新闻推荐

黄山铺镇: 严格美容美发行业安全监管

沂水讯近日,黄山铺镇开展美容美发行业安全监管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该镇食安办联合卫生...

沂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