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简”而美 用文明定格浪漫瞬间 沂水县打出民生组合拳之“婚俗改革”篇
6月28日,沂水县许家湖镇西戚家庄村村民戚桂芬家门前张灯结彩,前来看热闹的村民把她家楼前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因为当天她家有一场特殊的婚礼。
彩礼包了10001元,婚宴订了6桌,没有燃放鞭炮礼花……戚桂芬家严格按照沂水县婚俗改革的要求举行婚礼。“喜事新办,我们和村里的乡亲们都卸下了人情包袱。”戚桂芬说,婚礼热闹,花费却少,没有硬撑门面、讲排场,没有因结婚负债,年轻人的婚后生活轻松无负担。
筹备儿子婚礼前,戚桂芬的想法是人家咋办咱咋办,不能跌了面:彩礼31800元,婚宴至少12桌,红纸从30里外的新娘家一路撒到自己家……“后来村支书上门,宣传县里婚事俭办的精神,这是好事啊。”戚桂芬说,婚礼当天,花费减半,总共才花了5000元。
“沂水婚俗改革,倡导喜事新办,减轻经济负担,避免了人情债越积越多。”许家湖镇武装部部长刘吉昌说。如今,在沂水县,不光是西戚家庄村,越来越多的村庄正逐渐接受这样的喜事新办。
“锣鼓喜庆,电子鞭炮一样热闹,还有跳街舞的,以前没见过这样的婚礼。最实在的是,这些都不用主家操心出钱,红事志愿者都给安排好了。”现场一位家有适婚青年的村民说,他也希望自己闺女的婚礼可以办得简约、实用,不要太铺张浪费了。“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钱花在面子上不如补在里子上。”这位村民说。
同一天,另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婚礼在诸葛镇文化广场举行。广场上彩旗招展、热闹非凡,数百名干部群众共同见证了这一美好时刻。
来自诸葛镇的7对新人身着婚纱礼服来到会场,他们手捧鲜花,携手走上红地毯,步入婚礼舞台。此次集体婚礼的证婚人——该镇党委书记葛云富宣读证婚词,新人们手持喜事新办荣誉证书,脸上洋溢着幸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但一些地方婚嫁成本越来越高,给群众带来不小的负担。“在农村,以前村民结婚,常常比谁家婚礼排场大,谁家花钱多。”诸葛镇文化站站长顾雁说,“拿酒席来说,一桌六七百元很正常,请个婚庆公司就得七八千元,别人都这么干,你不这样干会让人说三道四。”
顾雁和镇上的干部一起调研发现,多数群众对互相攀比的婚俗都颇有怨言,尤其是贫困户和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对此更是苦不堪言,但谁也不愿意首先站出来反对。
“婚俗改革倡议喜事新办,带来文明新风。”诸葛镇党委宣传委员宋令军说,倡议书、明白纸一发到村,村民们“举双手”赞成。
“提倡不要彩礼或少要彩礼,彩礼一般不超过1万元;在婚车使用上,提倡不超过6辆,不租豪华车;在喜宴安排上,提倡只让双方亲戚参加,每桌500元以内;在随礼上,提倡不超过200元,困难户、老年户随礼不超过50元……”诸葛镇下梭峪村党支部书记于松伦早已熟记婚事新办的要求,村里有人家要结婚,他都要提前去宣传,去做思想工作。
如今,在沂水,随着文明新风的弘扬,越来越多的家庭树立了正确的婚恋观念和价值观念,摒弃了落后习俗,婚俗仪式形成了简朴、文明的“新风尚”。
农村大众报记者郭杰
通讯员庄琳田宝宗
新闻推荐
7月1日,党的99岁生日来临之际,由临沂市政集团承建的沂水县沂蒙山路沂河大桥正式竣工通车。沂蒙山路沂河大桥全长575米,桥宽3...
沂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