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保障兜住一家生计

大众日报 2020-06-05 09:43 大字

扫码观看视频《一家生计遇困难,多重举措保民生》□ 本报记者 赵德鑫

本报通讯员 田宝宗

“要不是有了政府发的救助金,俺们这一关还真不好过哩!”5月31日下午,在沂水县沂城街道景家庄村的李德俭老人家中,他的老伴儿刘立英和记者说。

今年正月初十,74岁的李德俭在上山干农活时摔倒引发颅内出血,在临沂市中心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住了16天,才脱离危险。

“当时处于疫情期间,我没法出去打工,妻子的理发店没有开门,家里的积蓄都花在医院,真是太愁了。”李德俭的儿子李增顿告诉记者,老人住院期间共花费11万元。

“得知老人住院的消息,我们十分着急,赶紧给民政所的刘所长打电话上报情况,询问怎么对老人进行救助。”景家庄村村支书李增法告诉记者。

接到电话后,沂城街道民政所所长刘振峰与李增法一起来到了李德俭家中。刘振峰耐心地给李增顿讲解了“三重保障”:医药费可以在医院结算时享受医保报销,同时老人出院后根据总的医疗费用可以申请临时救助,按照老人的情况还可以申请低保。

从2020年1月起,沂水县将社会救助审批权全面下放到乡镇,优化了审核审批的流程,这让整个救助开启了“加速度”。3月底,李德俭老人出院时经过医保结算报销后,实际医疗费支出为4万元。老人出院后,村里的民政助理员周敏随即将户口本、病例等相关材料提交给刘振峰。审批在提交材料当天即完成,在公示期过后,老人的银行卡里就收到了4673元的临时救助金,并在4月份开始领到每月230元的低保金。

“疫情之后,我们多次排查,保障困难群众家庭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沂水县民政局救助科科长张树文介绍,通过开展临时救助工作,沂水县下拨乡镇疫情期间小额临时救助备用金290万元,其中疫情期间救助困难群众840人,救助资金183万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对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失业和返乡人员及时纳入低保。对因灾因病因残遭遇暂时困难的人员,都要实施救助。要切实保障所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民生也必将助力更多失业人员再就业敢创业。

疫情发生以来,临沂市累计摸排村居(社区)4013个、困难群众15.7万人次。截至目前,临沂市累计为20万名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资金27713.1万元。投入10.4万元资金为158名缺乏监护或照料的生活不能自理低保、特困人员提供照料服务,并对因疫情防控暂不能返院的251名集中供养特困人员进行“一对一”帮扶,确保不出问题。

新闻推荐

诸葛镇: 移风易俗树新风

沂水讯诸葛镇结合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大力开展殡葬改革和移风易俗工作。该镇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开展殡葬用品专项整...

沂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