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殡葬改革 惠当代利千秋 市民政局全面打好今年惠民殡葬改革收官之战
□临报融媒记者 张志强
“簇簇雏菊争艳,株株苍栗卷风。”这是河东区相公街道栗林公墓的秋日一景。若不是园中“栗林生态公墓”几个大字,很难想到这里竟然是一处公益性公墓。
将公墓建设在果树下,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还完整保留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这是河东区因地制宜、创新实践的“林下公益性公墓”建设新路径。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林下公墓在建设过程中未使用混凝土,全部采用“透水性材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海绵式”公墓。
林下公墓达到了“一处公墓就是一处公园,一片陵园就是一片园林”的效果,是临沂市高质量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大力推行惠民殡葬改革的生动缩影。
惠民殡葬改革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19年度一号工程,也是临沂市今年20项重要民生实事之一。今年以来,全市先后召开了两次殡葬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一次全市殡葬改革调度会议,市委书记王玉君,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庆斌参加殡葬改革会议,多次听取汇报并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大力推行殡葬改革,积极推进移风易俗。
作为殡葬改革的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全力做好工作落实,协调全市各县区和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全市殡葬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惠民殡葬政策进一步落实。对此,10月18日召开的全市殡葬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议给予了肯定: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1个县区上报完成了公益性公墓建设任务,全市已建成公益性公墓702处,建造墓穴76.4万个;全市各县区全部完成今年度对红白理事会成员的培训,进一步推动丧事简办;9月4日全省殡葬改革工作推进会议在临沂市沂水县召开。
——加强组织领导。今年4月份全市殡葬改革现场推进会召开后,市里调整充实了市惠民殡葬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并成立工作专班,指导推进惠民殡葬改革。各县区则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
——加快公墓建设。全市各县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划方案,探索实践了骨灰堂模式、林下公墓模式等新形式,实现了“一处公墓就是一片园林”的效果。特别是在公墓建设过程中,工作专班从选址落实、部门协调、建设现场等都给予跟踪指导。
——扎实推动移风易俗。今年以来,全市多次举办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培训会,不断提高服务能力;通过移风易俗讲师团,开展好宣讲活动,推动移风易俗观念走进千家万户,群众思想观念得到进一步改变。
——加大资金投入。今年,临沂市将惠民殡葬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市级按50%的比例予以奖补。目前,全市已下拨惠民殡葬奖补资金5000万元。更令老百姓得实惠的是,今年9月17日起,临沂市在实施惠民殡葬政策免除群众6项基本殡葬服务的基础上,全市殡仪馆又免除装尸袋、除尘垫、抬尸、消毒、遗物焚烧等5项殡葬服务费用,推动临沂市殡葬改革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强化督查引导。市民政局采取党组成员包县区制度,定期到县区现场指导督导,通过实地检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督导县区加快工作进度。今年以来,已印发5期通报,深入县区和基层单位督导20余次。同时,及时总结沂水、莒南、河东、平邑等县区好经验、好做法,指导县区开展工作。
惠民殡葬改革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实事工程,是惠及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项改革力度极大的“难啃的硬骨头”。如今,惠民殡葬改革已进入关键期,如何一鼓作气、打起紧板,全面打好今年的收官之战,推动殡葬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百迎表示,市民政局将加大现场督导力度,确保全市各县区公益性公墓建设按期完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升,实现“一处公墓就是一片园林”的目标要求;引导群众积极进入公益性公墓安葬,建立公墓管理长效机制,对散葬坟墓逐步实施搬迁;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推广沂水“追思会”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完成各项殡葬改革任务,为大美新临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闻推荐
近日,沂水县高庄镇中峪小学邀请社区民警走进校园,开展了“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社区民警通过播放警示教育...
沂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